浅谈我国自然资源的供求问题
梁丽枫
人类生存所需的如空气、水份、阳光、土地、矿产等物质,总称为自然资源。《物质不灭定律》明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及人们需求的多元化、扩大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大,从而形成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快速增加需求的供求矛盾。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目前经济发展快速,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谈谈一些看法。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情况
(一)可使用的资源贫乏:我国现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耕地不足3.3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可用水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2%;人口是自然资源需求的主体,如果以人均需求量计算,我国自然资源的贫乏程度不言而喻。“中国以世界1/20的耕地养活世界1/5的人口”的说法是无可争议的现实。(二)资源浪费流失严重。(三)资源的使用效率低。目前,导致我国资源使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单位GDP能耗高,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等。(四)资源过度开发。某些地方大量、无序地过度开发当地自然资源。致使这些地方资源枯竭,出现经济发展缺乏资源,企业因“无米下锅”纷纷倒闭,经济衰退的现象。经国务院确认,我国有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等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五)资源需求量大。上面说过,人是资源需求的主体,按世界人均资源需求量计算,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应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五个资源大国总和的一倍(五个资源大国人口总和为6.8亿,我国总人口为13亿)。这一比较充分说明,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资源穷国。
二、发展大局决定我们必须合理使用资源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是目前我国的工作重点。发展经济必须使用资源。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因资源贫乏而停滞不前;同时又不能因发展需要而无节制地使用资源,把有限资源消耗殆尽,不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如何发展,如何使用资源问题,是我们目前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开源节流是解决我国资源供求矛盾的主要途经
(一)节流
1、控制资源需求人口总量。资源需求人口总量就是资源产品的消费者,国内外均有之。我国把计划生育纳入“国策”以来,人口已得到有效控制。对此不予展开评论。
2、降低出口产品的生产能耗,提高产品的经济和科技附加值。
3、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适度控制人均资源需求量。需求不等于消费,但消费反映需求,促进发展。一味控制消费,势必妨碍发展,是错误的;但无度地鼓励挥霍消费,势必浪费资源,也是错误的。目前出现了三大类消费群体。一是无力支付必要的消费的群体;二是不愿消费的群体,也就是有能力支付必要消费,因种种原因不愿消费;三是过度消费的群体,也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挥霍消费的群体。我国目前还有2365万的贫困人口,他们属于第一类消费者。对于第一类消费者应想方设法增加他们的收入,扶持他们进行消费;对于第二类消费者,应通过宣传等渠道鼓励他们进行消费;对于第三类消费者也应通过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有节制的、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实现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又不浪费有限的自然资源目标。
4、防止、控制资源流失。资源的流失指的是可使用资源因污染等原因,变为不可使用或基本不能使用的废物。如水质污染,又如出口低附加值的稀有资源半成品,造成宝贵资源外流等。这些问题涉及环保、水土保持、耕地保护、产业政策等法律法规,在此不加详谈,关键在于如何完善和严格执法问题。
(二)开源
开源指的是研究开发未被利用资源、资源的再利用及资源的互为调剂。一是研发如太阳能、风能、海水等未被利用不受国界限制的、较为丰富的资源。二是回收已使用过、可再利用的资源。三是通过对外投资、贸易等手段与世界各国进行资源优势调济互补等。对于开源,政府应起引导作用,在法律、税收、供地、资金等方面以予鼓励支持。比如支持国内企业到外国投资开发资源型项目等。
(三)加大法规宣贯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的资源化、资源减量化、资源再利用等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促进法》从资源利用的发展目标、监督管理体制、责任追究、激励机制等方面,为合理利用资源,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供求矛盾提供法律依据和保证。因此,学习和广泛宣传贯彻和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尤为重要,应予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
(四)逐步培养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看海外报道,瑞典为了节能竟在全民中推广快速煮鸡蛋的方法;日本主妇在冰箱里自制垂帘减少开冰箱时冷气泄漏;德国学者把用过的电池带回自己国家回收,因为在中国没有专门回收此类物品的垃圾桶。这些他山之石,使我们相形见拙,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是很深入人心,并化作公民日常的行为习惯,这跟国家在这方面的教化管理有很大关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关键在于人,也就是应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正处于振兴时期。目前我们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可持续发展振兴遇到了资源“瓶颈”。我国有限资源的“开源”、“节流”是解决我国目前资源供求矛盾的主要途径。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兴旺,人人有责,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心,把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开发作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教育、发动全体人民,珍惜每一份资源,千方百计挖掘资源潜力,为我中华民族持续兴旺贡献力量。鉴此,笔者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作者致公党越秀区基层委员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