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和积压已久的历史性遗留问题开始逐步凸现,群众以期通过上访诉求解决问题呈上升趋势,其中涉军群体上访正成为政府信访接待工作中一个最为突出难点的问题。据民政部门调查统计,涉军上访占群体性的上访很大的比例,其矛盾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涉军群体具有人数多、分布广、网络密、联动性强等特点,且上访反映都是涉及国家政策敏感的问题,因而这部分特殊群体上访往往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较大,易引起围观老百姓的误解,易被别有用心人利用,处理解决难度大,同时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快与慢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目前,涉军群体上访的主要对象主要是:企业军转干部、参战参试退役人员、带病回乡退役人员、城镇退役安置对象及在乡复员军人等,上访主要目的不外乎有四种:一是解决就业问题和身份问题;二是在部队奉献了多年,要求政府给予经济上的补偿问题;三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生活、医疗、住房难问题;四是要求提高国家给予的定恤定补及自谋职业标准问题。
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安置难、难安置成为城镇退役士兵及家长的关注热点。现行的安置工作依旧沿用1987年颁布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原计划模式下的指令性安置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虽然每年省、市安置政策逐步改变,推动退伍安置向以自谋职业为主、安排工作为辅的方向转变,但根本性政策未有改变,僧多粥少的局面依旧存在。
城乡差别、工作性质和岗位差别都导致了分配的不公和收入的巨大差异,如:涉军群体中安置在企业的军转干部与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退休后收入待遇的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差别;有单位与无单位重点优抚对象的收入差别等等,都造成了这部分涉军群体为摆脱不平衡,走上上访之路。
涉军问题非常敏感和复杂,稍有不慎会引发全国联动,为各级政府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访压力和社会矛盾。
为此,致公党党员王勋同志建议:
一是建议市、区、街道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上访人员的“感情投资”和“就业引导”。有些重点上访人员,可通过生活上的关照、情感上的关怀、子女的劝告、亲友的劝导,合力感化,众力帮扶,并引导其适当从业,在就业上予以适当照顾,使其通过自食其力不断增加劳动收入,逐步过上正常人稳定的生活。或利用国企优势,分区域集中安排上岗;或利用区域优势,个别解决等多种方式安排就业。
二是建议出台优抚政策及时连贯。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及时连贯地出台有关应对政策,不断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三是建议上级适当延伸重点优抚对象范围。可采取“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将年满60周岁的在乡退伍军人全部纳入生活困难补助金发放范围,再加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推行,可以基本解决退伍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从而从思想根源上抑制信访念头的滋生,大大预防和减少涉军信访问题的产生。
四是建议建立复退军人创业中心,鼓励复退转业军人自主创业,对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五是建议设立复退转业军人困难救助专项基金,进一步完善复退转业军人困难救助及医疗救助政策。
( 梁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