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注“海归夹心层”,促进社会和谐


广东省人大代表、致公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管理科学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深圳公共管理学会会长王苏生反映:
 大量自费留学的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工作和生活环境,“海归”成为“海带”的现象时有出现,已形成庞大的“海归夹心层”,但是,恰恰是这一更需要政府和社会支持的阶层,现有政策很少考虑他们的需要和困境。因此,重新制定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的政策吸引及激励“海归夹心层”,充分发挥好归国留学人员的作用, 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一、“海归夹心层”就业及创业存在的问题
  1、归国留学人员的相关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归国留学人员中的高端人才,同时政策主要是关注创业,对就业关注明显不足。
  2、高房价让“海归夹心层”望而生畏。
3、 现有对留学人员创业的资助,主要是前期创办和项目研发资助,而对企业成长性资助基本没有。
4、海归中“夹心层”就业存在困难。
  5、归国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建设尚缺乏较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二、改善“海归夹心层”工作生活环境的建议
  1、保障住房政策向归国留学人员中的“夹心层”倾斜,化解高房价造成的人才流失。对符合条件未能享受人才公寓政策的予以安居资助。对于中端人才,还可实行“公共租赁房”政策,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 
 2、政府激励技术成果应该从人才金字塔顶端适度往下延伸,使其奖励范围更宽泛,而且可在原有奖项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惠及面更广的奖项,以让高中端归国留学人才更快适应国内的环境。另外,还可建立归国留学人员中、高端人才最低工资标准。
  3、建立一个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领导下的“归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该中心的服务对象包括人数众多的海归“夹心层”,为其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同时负责培训、测试、考核、了解其所学的专业,确定其实际能力,建立信息库,然后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推荐就业,并利用各种途径发表人才信息。服务中心还可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和媒体中留学广告的监管力度,对出国读高中、初中的自费留学人员要实行适度的引导和管理,从而避免因自费出国留学生人数无限制的增加,引发出层出不穷的问题。另外,还可通过市场调研,对外发布各种专业的市场饱和度情况,以供参考。
4、创新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国内风险投资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国家联络渠道, 积极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参与海归创业。应用科研项目弥补海归创业者的资金不足, 国家级或省市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应向海归的产业化高科技倾斜。通过加强对海归企业的营销指导,加强海归企业销售人员力量。政府应组织人力加强市场调研, 积极向外界推销海归高科技产品。建立海归企业与国家原有大型企业的联系纽带, 利用原有大型企业的营销网络带动海归企业的产品销售。
  5、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就业辅导站的作用,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留学人员企业、沙龙等形式,对海归进行创业、就业辅导,并有重点地对已起步的留学人员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指导。信息资源是“海归”创业的必备资源,建议可由相关部门统一购买,通过专用密码以远程登陆方式给海归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信息服务。完善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站, 开辟海归创业、就业绿色通道, 为海归企业及时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包含留学人员信息库、科研项目信息库、人才需求库等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对接平台,实现人才政策宣传、海外人才、团队信息收集与筛选、用人单位职位信息发布、项目洽谈对接等功能,进一步畅通留学人员与用人单位沟通渠道,提升政府跟踪服务水平。


(参政议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