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提高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的建议


  近年来,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职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教育质量提升、农村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等方面都下了大决心、进行了大投入、想了不少招,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各地的中职学校却仍然年年面临招生困难和压力,尤其是难以吸引优秀生入读中职。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很多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认为,初级劳动者不需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直接在就业中培养,所花时间短,见效快,既享受工资待遇,又学会了生产技能,是一举两得的事,比进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要合算多了,没有进学校培养的必要。二是入读中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渠道还没打通。目前,除了高职类院校,只有很小一部分本科院校对口招收中职生。而普通高中参加高考虽然竞争十分激烈,但招生面、专业选择面十分广泛,明显优越于高职统考招生,且不仅有专科、本科,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后等深造渠道和路径。据了解,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考生报考人数达72.7万人,招生计划53万人,但高职计划招生仅9475人。2014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75.6万人,而高职类计划招生仅11690人。高职招生规模与中职教育发展明显不匹配,不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体相当的要求。
  要使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必须要两手抓,一手抓好生产第一线劳动人才的培养,另一手抓好为高等学校输送继续学习的人才。而不管抓那一手,都必须进一步提高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目前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重心偏低,技术工人说起来数量不少,但初级工占了60%。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技能的就业岗位比重正在减少,高技能、复合技术性的就业岗位比重不断增加。据测算,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要改变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提高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满足不断增加的高技能、复合技术性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客观上需要中职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视中职报考高校情况,参照普通高中升学率,逐年提高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并最终实现中职和普通高中升大学深造的机会均等。
二、全面梳理现有高校,将应用性、培养技术技能性高校今后对口向中职学校招生,也可将优质高职升格为应用性大学,或者在具备条件的本科大学中,设立应用性学院,注重技能培养,让中职生也能象普通高中生一样有一个完整的从高职类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类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博士后的深造渠道和路径,为社会培养高端性技术人才。
三、改革现有高考模式,开辟技能高考,尝试高考分类考试、多元录取,为中职生进入高校深造提供新途径,让中职生、青年工人与普通高中生实现了“错峰竞争”,既引导中职学校注重技能教育,又推动高职院校主动与中等职业学校对接。
    
    
 
(李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