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有非常重要作用,是我市落实新医改方案、能否实现医改目标以及成功解决目前医疗卫生突出问题的关键技术支撑平台。
  我市从2003年开始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网,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基础,网络设施和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医疗服务信息化应用有所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程加快。
  主要问题:
  一、缺乏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目标不明确
  没有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目前医院及各医疗部门间医疗信息不互通,存在“网通”而“信息不通”的问题。以市公共卫生信息网为核心、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专网已建立,然而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难以资源共享。如正在建立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由于未实现互联互通,实际应用很少。
  二、资金投入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筹的、经常性的项目管理和经费安排保障。我市大部分单位的信息化投入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很低,在软硬件建设和维护方面资金缺口较大,信息技术的强大效用没有真正发挥。
  三、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但卫生信息化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于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管理的需要。
  四、卫生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充分
  调查显示,群体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0%、20.3%和9.6%,对于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群众参与信息化实效体验机会偏少,尤其对老年患者等亟需优良服务的群体还缺少人性化设计。
  五、卫生信息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整体数量少、高级人才奇缺和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人多岗,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据调查,信息化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60% 左右,中高级职称人仅占15%,多是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难以满足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建议:
  一、加强组织,设定目标,尽快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建议由卫计局牵头,成立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全市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基于异构系统上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人口信息、电子病历数据库必须打通,不能割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三大信息化支撑体系组成,即业务支撑体系,基础支撑体系,公众服务支撑体系构建。平台建设必须实现一张网,即涵盖内网、外网、3G/4G网,必须将各居民、家庭、医疗卫生单位、商家、企业等纳入平台进行管理;一张卡,即多卡合一、企业运营、应用的管理,达到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目的;一个中心,即数据采集和交换中心,为各业务应用和决策提供基础性数据和服务;一个门户,即整合公共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门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公众服务,为群众、医务人员、企业、社会团体、政府管理者服务。
  二、政府主导,多措并举,有效破解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瓶颈
  政府投资初期建设有利于统一目标和管理,但在短期依赖政府投入的同时,应该注重制定长期运营策略,包括分析和预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充分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合作、科技专项、增值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渠道,筹措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信息化建设需要持久的投入和运行,各单位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确保每年有必要的经费投入到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上。
  三、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大力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是标准化,各机构从开建设起就要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模型。数据采集必须从医院做起,因为医院信息化是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基础,而且医院信息化程度高, 信息量涉及人多,信息服务共享面广,影响大,易得到市民的认可。要做好已建系统、新建系统以及数据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整合,必须政府主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和专业领域已有的规范和标准,如《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等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在整合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组织专家加快标准和规范制定,防止与实际需要脱节。
  四、多措施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卫生信息应用知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报纸、电台、电视、网站等媒体开辟专刊专题专栏,及时向市民宣传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内涵、功能作用、应用操作等相关知识;另外在市内大中型医院等卫生信息化建设程度较好的大型医疗机构设立信息化体验中心,让居民尤其老年患者等缺乏操作能力的群体切身体会信息化的好处,推动卫生信息化成果广泛应用。
  五、切实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既懂管理,又通技术,兼具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面向全员特别是针对领导干部、管理骨干的培训,增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医疗机构中有计划分阶段充实网络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及维护人员。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相信在市卫计局的主导下,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够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卫生信息网络的辐射功能,更好地为我市居民健康服务。

(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