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袍,前线后方同战疫
自疫情爆发之后,湖北、武汉成为了焦点。1月24日,除夕夜,广东省卫健委发出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号召,省委会常委王劲松所在的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立即响应,和其他医院一同组建医疗队直奔前线。1月2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参加广东支援武汉医疗队再次出征。2月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院再派出“特战队”驰援武汉。广东奔赴一线的医疗队伍在不断的增加,疫情防控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援助湖北的同事在前方的一线资讯也在不断的返回:由于集结时间紧,医疗队携带的多是医院为治疗疾病提供的医疗设备,个人生活物品携带不多,受疫情防控、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广东医疗队在湖北的交通出行、饮食住宿、生活保障等方面遇到不少困难,亟需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风雨同舟,与子同袍,前线牵动后方。王劲松了解到医疗队的困难,心急如焚,但由于疫情防控物流不通,无法把物资送到前方,她想到了通过信息渠道反映医疗队后勤保障问题。2月9日,王劲松将该问题向致公党省委会领导作了汇报,省委会参政议政处马上跟进,当晚即整合为社情民意信息。2月10日凌晨,王劲松关于尽快解决广东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定稿,反映了广东医疗队交通出行难题、换洗衣服的清洁问题、供暖保暖物资欠缺、食材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不足等问题,建议省有关部门协调湖北省尽快增加医疗队上下班交通车辆,通过紧急调拨或社会援助的形式,尽快为医疗队解决生活物资保障问题。2月10日上午,省委会将该信息报送到有关部门,当天即被有关部门采用。几天之后省有关部门安排了洗衣、保暖等物资送往前线。知悉后续进展后,王劲松感慨道:“大家齐心协力,帮忙医疗队做好后勤工作让他们平安归来,我们的工作有意义。”
风雨同舟,与子同袍,前线召唤后方。在广州工作的党员周荣是湖北人,有着30多年的传染病病原体一线研究经历,他也是国家卫健委感染控制技术专家、广东省及广州市公卫突发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疫情发生之后,他带领钟南山医学基金会5位以核酸检测为主的志愿者自带荧光PCR仪、试剂、耗材、防护用品等资源自愿深入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组建实验室帮助检测疫情工作。1月25日早上7:00,周荣一行分两辆车从广州出发,晚上到达黄冈后,即与当地政府人员交流及了解相关情况。1月26日,周荣设立“抗冠感控联军群”,获得了多位专家和企业家朋友的响应和大力支持。随后,一行在黄冈结防院P2实验室等地建立临时新冠核酸检测点,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组织社会各界捐赠医疗物品、医疗设施等工作,并联系专家到湖北省蕲春等地支援临床救治工作。周荣在实地工作中提出了“防控关口前移到社区医疗中心和镇级卫生院、就近先隔离、标本集中检测甄别后再分诊管理”的总体思路,得到了当地政府认同,通过积极配合、参与和执行取得了明显效果。他还及时结合现实情况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若干份,其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的开发与应用规范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有关部门单篇采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风雨同舟,与子同袍,后方也是前线。随着战“疫”的推进,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步成为了人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广东如何逐步恢复正常秩序,急需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意见。王劲松撰写了关于吸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建议,指出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人员流动频繁,且广东本身是传染病高发地区,建议应充分吸取兄弟省份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她提出了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不可忽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信号;尽快研究解决传染病的医疗报销问题;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种紧缺物资的生产、采购和分配工作;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统筹力度;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该社情民意信息被有关部门采用。
医卫专业的党员发挥自己的智慧,发声发光发热,共同抗击病毒,守护美好的家园。
提笔建言,用专业守护同行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我省医卫界的致公党员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用自己的方式与同行并肩,守护同行,为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建言。
早在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之前,曾在医疗一线工作的省委会副主委陈怡霓就撰写关于保护好医护人员的社情民意信息。她认为,疫情发生后医护防护物资紧缺异常,不少医疗队在不够防护物资条件仍坚持奔赴前方战线,越是这种情况,就越需要坚持科学施救的原则,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她建议,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医护人员在没有充分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必须建立一线医护人员轮休制度;对任何具有疑似症状的一线医护人员,一律立即撤回其派出城市,给予最好的医疗保障;建议各省财政对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护人员给予专项补贴。针对广东医疗队的后勤保障情况,陈怡霓也提出了要为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备足营养食品的建议。
四海同心,面对国内疫情,海外华侨华人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防护用品设法运送回国。省委会常委彭雪梅反映,由于防治疫情需要大量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耗材,不少医院发出接受社会捐赠公告之后,得到了海外各界人士的踊跃捐赠,但海外捐赠的外国医用口罩型号和国内不一样,难以判断是否符合一线医护人员防护要求。彭雪梅在社情民意信息中建议,尽快梳理国内医用口罩与世界各国医用口罩等效类型的型号,与国内医用口罩一一对应,并尽快公布相关信息。不但方便海外华人进行采购,还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穿戴的防护口罩都是真正的医护口罩,让国内外爱心人士的热心不至于白费。
侨海报国,面对国内疫情,海外侨胞关心家人家事关心乡亲乡情,与祖国人民并肩谱作战。他们贡献的不仅是金钱、物资,还有智慧。在美国有着20多年全科临床工作经验的侨胞,专程通过广东省委会党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为一线医生提供标准化诊断方案,提出优化接诊流程的对策建议。
社情民意信息是最直接快捷的参政议政形式,疫情特殊时期对参政议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省致公党员克服困难,通过电话调研、微信讨论、网络议政等多种方式,切切实实为抗疫有效建言,用“小信息”做“大文章”。前线后方同壕而战,医疗界党员提笔建言只是全省致公党员参与抗疫的一个侧面,这一个个小故事背后是每一位党员奋笔疾书、每一级机关通力协作汇聚而成的新时代奋斗精神,是致公党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正如周荣在湖北的时候所说:“不仅自己应该来,而且应该有更多专业力量介入到其中来!在新时代的召唤下,让我们执笔建言,从自身的专业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调查研究察实情,实事求是建诤言,当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做多党合作事业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供稿: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处 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