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提案应“少而精”,定位于推动问题解决


  张红桥(致公党员、市政协委员、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编委)认为:每年年初的深圳市“两会”,是政府过去一年的执政能力集中接受检验、听取民间意见和建议的平台。短短一周时间,将为新一年国计民生项目画下基色,甚至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的走向和趋势。但每年政协会议,收到的提案少则六七百,多则近千。当“两会”落下帷幕,又有多少提案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并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呢?大家普遍估计不超过五十件。例如发改委,每年要应对和处理的提案就有四五十件,数量一多,办理结果就较难令人满意。各委、局都设有职能处室与政协委员对接,提案的负责人往往是某个科长,态度好,但职权有限,有些问题会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解决,此时更需要高层领导关注和各部门协调。
如果每年提案的数量能降到100份左右,同时含金量有所提高,政府部门应对和处理提案的工作压力就大大减轻,市政协的作用也会更大发挥。政协委员做得好不好,不应看提了多少提案,而应看提了多少有用的提案,推动了多少问题的解决。市政协有四五百名委员,来自不同党派、团体和界别,可以鼓励他们组成小组提出提案。各个界别组成专门的调研小组,出来的提案质量也会更有保障。
  此外,市委书记和市长都牵头办理提案的形式可以推广,此外,每个常委、每个区的书记和区长、每个局的局长都牵头办理一两件提案,那么至少有四五十件可以借助“一把手”们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做这样一项改革,可以促进政协更好发挥实际作用。

    ( 杨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