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委会委员、市政协委员曾志做客《珠江晚报》在两会期间推出的“代表委员热线”栏目,就交通管理问题倾听广大市民和网友声音,市交通、交警部门也参与进来,多方人士就如何解决道路拥堵展开探讨。曾志认为,城市支线道路是一笔宝贵财富,他建议珠海要充分利用起来,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提高通行效率。
现状: 珠海很多小街巷还没有充分利用
如果把城市主干道比作动脉,一条条的支线小路就如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畅通与否,对于城市干道的交通影响很大。
珠海市委会委员、市政协委员曾志常年关注珠海交通话题,今年他将目光聚焦到了城市支线道路上,建议通过单行等方式打通毛细血管,形成循环圈。
一位市民的来电就很好地印证了他的看法。这位市民居住在南坑附近,工作在老香洲,需要天天开车经过银香路、夏美路,近期由于该路段进行横街小巷整治,施工期间实行了单行,“原以为施工会造成拥堵,结果相比以往反而更加顺畅,希望单行措施能够保留。”这位市民称。
“近期康宁路实施单行就让进出人民医院更加方便,效果不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志认为,高度重视支线道路的利用,挖掘其潜力,可以大大缓解我市的交通压力。
曾志表示,重视支线道路并不一定非得通过单行的方式实现,而是要根据每条路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比如,道路能清空违章停车就清空,需要增加交通标识、红绿灯就增加,总之就是围绕着如何提高支线道路的利用率做文章,减轻干道的压力。 “而实际上,珠海还有很多小街巷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很多司机甚至连这些小街巷在哪都不清楚,只懂走主干道。”曾志称。
难点:珠海市道路路网密度不够
提高城市道路支线利用率并不算一个新话题,随着我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交通拥堵不断加剧,打通道路微循环的声音不时出现。“看看隔壁的澳门,人家的路都那么窄,可照样不堵车,珠海的路这么宽有什么用?”类似的质疑在市民中很有“市”。 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澳门在这些方面的经验?
曾志认为,提高支线利用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珠海在支线道路方面没有规划好,要全方位梳理现有的道路资源,做到全市一盘棋。”
对于曾委员的建议,做客栏目的市交通、交警部门方面均表示认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珠海的交通规划水平还是很高的,但和港澳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离国际宜居的目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珠海的路网密度不够高,特别支路密度低影响到利用。我们的问题是动脉利用相对充分而毛细血管不够,无法很好地‘血肉相连’。”
打开澳门和珠海的地图进行对比,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澳门的路网密密麻麻,虽然道路普遍不宽,但利用率很高,形成微循环非常方便,而珠海路看似很宽,容易堵在主干道上,支路无法很好利用。” “路网结构不同,使得珠海目前还不可能照抄照搬澳门经验,但是挖掘支线道路的潜力是一个大方向,在现有路网结构不可能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每一条路包括支线道路,对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称。
(珠海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