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1月25日A4版
廉价药、“孤儿药”频繁缺货,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拟提交建议:建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廉价药品库存
(记者 黄艳)
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廉价药以及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孤儿药”等救命救急药缺货等现象屡屡发生。为此,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保障廉价药“孤儿药”持续稳定供应的建议》,建议建立药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廉价药品库存量,建立短缺廉价药品储备和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支援机制,同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使用优质廉价药。
廉价药难挣钱“孤儿药”使用少导致短缺
该建议称,提案的调研组跟踪了17种临床基本廉价药的药价,这些救命药是急危重病人必须用到的,价格便宜而且作用可靠,被誉为是“有疗效、无钱途”。近5年,一些廉价药不生产,或者换包装批文或换成其他高价药,导致原本同样药效的药品不再“廉价”,呈现大幅涨价,8种药(占47%)的药价涨幅达1000%以上,5种药(占29.4%)涨幅达2000%以上,两种药(占11.8%)涨幅高达10000%。其中胃复安在短短半年之内涨幅高达4900%。
在对廉价药、“孤儿药”短缺的成因分析中,提案称,一方面,廉价药附加值低,治疗特殊病罕见病的“孤儿药”本身适用病种较少,药物使用率低,使用时间和数量也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缺乏生产动力。同时,有些企业玩“新瓶装旧酒”的把戏,同一种药,换名称、换包装、换批文,有效成分并没有改变,价格却能抬高很多倍。
在药品采购方式上,提案认为,有些厂家为保证合理利润或追求更高利润不挂网,在线下以高于线上的价格销售,导致医院无法线上采购。但是,根据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相关制度要求医院所有药品必须在线上采购,令医院也为难。此外,未建立廉价药“孤儿药”有效储备机制。
建议适当提高部分廉价药的价格
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建议,切实保障国产廉价药“孤儿药”的生产供应。支持在国家层面建立定点生产、统一调配机制,建立救急救命药生产供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通过融入国家层面的保障系统解决广东廉价药品供应问题。发挥“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联动会商工作制度”效应,及时灵活反映社会对廉价药“孤儿药”的需求。同时,建立药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廉价药品库存量,建立短缺廉价药品储备和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支援机制。建设好省级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并将廉价药“孤儿药”纳入平台监测,加强对药品配备保障、采购使用的监管。加强与国家卫健委、兄弟省份卫健委药品数据共享,动态监测和分析生产供应信息,保障短缺廉价药品储备。
提案还建议,可适当提高部分廉价药的价格,确保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使用优质廉价药。采取奖励补贴措施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使用优质廉价药品,降低药费支出占比,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
《新快报》1月25日A07版
廉价药、“孤儿药”屡屡告急,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案建议: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优质廉价药
(记者何生廷)
“孤儿药”又称为罕见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近年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廉价药以及“孤儿药”等救命救急药屡屡告急。2017 年,白血病救命药“巯嘌呤片”的断货,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此,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拟在即将到来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稳定廉价药及“孤儿药”持续供应的提案,建议建立药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孤儿药”库存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优质廉价药。
现状:每年有十几种廉价药、“孤儿药”消失
据了解,政府部门为解决廉价药、“孤儿药”的供应做了种种探索。2014年国家发改委取消低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2017年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2018年广东省卫健委颁布了《广东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联动会商工作机制》。
但提案说,廉价药、“孤儿药”频繁断货问题仍存在,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心脏衰竭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甲亢的“他巴唑”,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乳腺癌救命药赫赛汀等均出现缺货,廉价药、“孤儿药”仍以每年至少十几种的速度消失。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的调研组跟踪了17种临床基本廉价药的药价,这些救命药是急危重病人必须用到的,数据显示近五年这些药都大幅涨价,八种药(占47%)的药价涨幅达1000%以上,其中两种药涨幅高达10000%。
此外,提案分析称,廉价药、“孤儿药”短缺原因在于价格低、用药规模小,企业利润低;企业转换包装来涨价或者直接停产,导致医院缺药或被迫使用高价药;药品采购方式有待完善,部分厂家在线下以高于线上的价格销售,导致医院无法线上采购。
建议:建药品信息共享平台 监测“孤儿药”库存量
面对廉价药以及“孤儿药”等救命救急药屡屡告急的情况,提案建议要切实保障国产廉价药、“孤儿药”的生产供应,加强与国家主管部门对接,支持在国家层面建立定点生产、统一调配机制,建立救急救命药生产供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通过融入国家层面的保障系统解决广东省廉价药品供应问题。
同时,建立药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廉价药品库存量,建立短缺廉价药品储备和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支援机制;建设好省级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并将廉价药、“孤儿药”纳入平台监测范围,动态监测和分析生产供应信息,以保障短缺廉价药品储备。
对于“药品涨价”现象,加强对市场药品价格的监管,可适当提高部分廉价药的价格,确保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也要避免随意改变包装抬高药价的现象,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随意提价的医药公司、药厂设置准入限制。
而在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方面,采取奖励补贴措施鼓励使用优质廉价药品,降低药费支出占比,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负担。
《南方都市报》A04
多个民主党派提交提案关注养老话题,民进广东省委会提交提案:建议政府出台正式文件推动助老服务“时间银行”发展(节选)
(统筹:南都记者 贺蓓;采写:南都记者 贺蓓;见习记者 董晓妍;实习生 周宇 )
广东“两会”召开在即,近日,广东农工、民进、致公、民盟、九三、民建、民革等多个民主党派相继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2019年省“两会”提案准备情况。南都记者发现,养老话题成为今年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关注热点之一。针对养老机构医疗资源薄弱、养老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多个民主党派提出,探索建立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院”,建立学校教育、在岗培训相结合的健康照护专业人才倍增计划等。
……
关键词:农村养老
现状:农村公共养老服务的供给总量供不应求
建议: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民办养老”新模式的试点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其提交提案《关于推进“互助养老+民办养老”新模式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认为,农村留守老人自理能力差,家庭养老功能又不断减弱,面临的养老问题尤其严重。农村公共养老服务的供给总量供不应求,供给内容单一,人才缺失严重,公共养老服务并没有有效的填补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养老的空缺。
提案建议,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民办养老”的新模式。互助养老模式是把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组织起来,按组建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小组。小组老人日常聚集在一起集中照料,每小组选派一名比较有威望且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担任责任人,村长作为总的协调管理人及负责人。每个互助小组老人彼此扶持,相互照顾,让老人在不改变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得到照顾,同时也能解决农村地区社区养老缺乏人手和经费的问题。
提案同时建议,省民政厅牵头相关部门合作,建立起农村留守老人基础服务数据库,制定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指导性文件。在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农村地区,选择一批典型村进行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民办养老”新模式的试点,将其纳入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战略。
此外,提案建议由省民政厅牵头制定民办养老机构准入的规范性文件。建立省市县三级按比例分摊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专业养老机构进入农村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