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综合信息

【聚焦两会】媒体声音|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构建不同功能特点的乡村社区生活圈


《广州日报》 1月13日A7版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

构建不同功能特点的乡村社区生活圈

乡村社区生活圈是指村庄建设范围内,从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角度,涵盖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单元,是乡村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致公党省委会表示,乡村社区生活圈是乡村各类服务设施布局的载体,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和全新实践,对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和生产服务设施,满足村民文化交流、科普培训、卫生服务等需求,以及日常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存在的问题,致公党省委会认为,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区域,应发挥先行先试的先锋精神,开展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根据我省不同地区差异,针对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等不同区域选择不同乡村地区开展试点,明确不同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发展特点,统一制订规划方案,构建‘分级配置、分类引导、集约复合’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并落实各类服务要素配置的具体内容、规划要求和空间方案,形成行动任务,安排专项资金,推动项目落地。”
开展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
对于我省乡村各类服务设施配置不足,供给水平和建设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的问题,致公党省委会建议编制《广东省乡村生活圈规划技术导则》。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已发布的关于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引,结合我省实际,考虑区域差异,制定我省乡村社区生活圈划定原则、方法和各类设施配置模式,以及乡村社区生活圈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系,以指导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实施。
建议提到,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以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突破传统等级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式,考虑就近几个自然村为单元建立乡村社区生活圈,合理布局符合当地村民需求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安排重点资金支持这些项目建设。
探索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新模式
如何探索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新模式,打造宜居宜业乡村?致公党省委会认为,需要立足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应对未来趋势,根据生活、生产、生态、治理方面的策略引导,构建不同功能特点的乡村社区生活圈,以集约弹性、复合共享为原则,合理配置和建设为老人、儿童、中青年全年龄段服务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满足村民文化交流、科普培训、卫生服务、养老福利等需求。
致公党省委会表示,要考虑到乡村社区的地域特殊性和村民实际生活规律和需求,乡村社区生活圈也不能片面强调“15分钟”可达,探索不同类型的乡村社区生活圈模式,打造乡村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全面融合与共同繁荣。

图片

(转自《广州日报》,记者:黄岚)

羊城晚报·羊城派 1月13日

广东“百县千镇万村”该如何发力?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此次省两会上,不少省政协委员也将目光聚焦在这一话题上。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百县千镇万村”该如何发力?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建议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直通车”制度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珠三角及周边的县域融入大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实力较强的县域做强主导产业、生态功能重要的县域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实力较弱的县域加快补齐城镇建设短板。支持沿海县做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图片

汕尾市陆丰县将金厢银滩附近的小渔村整体打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表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对县域经济的提法更具体化,更实际,更有特色、特点。基本上就是因地制宜。
此次省两会,黄小彪带来了《关于激发县域内生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提案》。他建议,要以深化扩权赋能改革为抓手,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尽放、减防并举”的原则,赋予粤东粤西粤北县域更大自主权、决策权、裁量权。探索实行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经济发展“直通车”制度,建立省级部门与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的直接沟通交流机制,在项目报批、资金投放、规划协调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的行政沟通成本。深化县域经济发展对口帮扶机制,以技术转移、产业链接、飞地合作、人才交流等为重点,畅通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县域之间的人才、信息、资源、产业、技术流动通道。
同时激发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领域推出改革措施,最大限度释放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的闲置宅基地、闲置空壳房、低效用地、闲散用地等“沉睡土地资本”,推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建设用地集聚规模。还可以依托区域城市经济建构县域产业关联,将县域经济与区域城市经济作为统一整体统筹布局,使邻近县域与区域城市经济建立起产业关联并形成产业循环,深入实施“一县一主业”的策略,促进县域产业规模化,引导县级产业园向专业园区转型,促进县域产业园区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智能化,在粤东粤西粤北县域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区(带)。
……
(转自“羊城晚报·羊城派”,有删减。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