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中华民心向, 建设祖国侨胞愿。 光阴似箭,转眼光华报创刊至今,已经历了八十多年光荣历史。在这数十年间,光华报从事支授祖国抗日战争、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国文化方面,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古巴现仅存唯一的一份由华侨主办的中西文报纸。
据我所了解的蒋祖濂、蒋祖乐、郑文立、周卓明等几位老华侨华人。他们告诉我,八十多年前,黄�鞍淄�志是一位革命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热爱祖国,在祖国从事革命工作,因此,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被迫逃到古巴。 在古巴其间,一颗热爱祖国和救同胞于苦难之中的心,并未放下来,他到古巴不久,很快就投入革命工作中。于是他积极号召和团结在古巴的一大批爱国华侨志士,组织一个华侨团体会,名为【救国大同盟】,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在古巴哈瓦那省成立。当时有许多华侨纷纷加入这个团体会,如吕弋子、吴魂醒、李巨之、梁普棠、梁济卿、蒋子林、蒋永祥、李君实、凌以明等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并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创办一张报纸,名为【工农呼声】,每月出版一次,由黄�鞍淄�志担任总编辑,从此开始宣传、发动爱国华侨参加、支持国内革命斗争工作。这批革命同志在古巴的秘密活动,很快被在古巴的国民党反动派发现,视这批革命同志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暗中勾结古巴独裁政权,把黄�鞍淄�志拘捕下狱。当时的监狱叫做【太子监狱】,他们控告黄�鞍淄�志是国内派来的共产党革命份子。不但如此,连【革命大同盟】的同志也受到牵连,到处被追查揖拿,这几位同志得知此消息后,为着避免拘捕下狱,便秘密转移到圣地亚哥埠。(哈瓦那离圣地亚哥约一千公里)在这埠里开设一间粉仔厂,以便利用粉仔厂当工人来掩护各同志的身份,一方面宣传、发动当地爱国华侨参加、支持国内抗日救亡工作,到处点燃革命火种,与国民党打游击于回战术,坚持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黄淘白入狱后,被国民党收买的太子监狱狱卒,对黄淘白同志严刑拷打,迫黄淘白同志承认是中国共产党派来古巴做地下革命工作的人,黄淘白同志宁死不屈,不招认是中国共产党派古巴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的。国民党反动派知道在黄淘白身上得不到什么信息,又怕夜长梦多,所以想方设法收卖勾结狱卒。于一九三O年八月十三日凌晨,用被单将黄�鞍淄�志勒死,废尸灭迹,大张旗鼓宣传,说黄淘白同志是自尽。
经过一个时期,事情似乎比较平静些,部分同志由圣地亚哥埠转回到哈瓦那。脚未停稳,又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盯上了,他们又找到古巴独裁当权者,控告在报社工作的几位同志是共产党奸细,下令要求李君实、李巨之、梁济卿、这三位同志在七十二小时内要离境,不能居留在古巴。情况紧急,通过了几位爱国华侨的联系活动, 几经努力,最终和古巴革命劳动党的同志取得了联系, 在到古巴革命劳动党同志的帮助下,这几位同志才避免遣送出境。但从此之后,他们几人的行踪并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监视, 迫于无奈,他们只得又由哈瓦那省再度返回圣地亚哥埠,继续做他们的地下革命工作。
自从黄�鞍淄�志被捕入狱之后, (工农呼声) 报的编辑工作并由蒋子林同志担任,使报纸能够继续出版。但此时的(工农呼声)报已被国民党列入重点打击的黑名单之内。为便于护和迷域敌人, 经多方研究一致同意, 便于一九三二年将【工农呼声】报,改名为【前进报】。在恐怖和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这几位同志并不放弃,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使【前进报】在古巴劳动党同志的帮助下得以继续出版。
一九三七年抗战开始后,国难当头、国内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为缴发华侨同胞对祖国的热情,团结一致,和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又将【前进报】改名为【救国报】,也将【救国大同盟】改为【新民主大同盟】。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又将【救国报】改为【光华报】,即为光复中华的意思。(而【光华报】这三个字,还是董必武亲笔题写的),现在【光华报】所用的机器也是三十年代美国华侨所赠送的。
当年在古巴共有四间华文报纸馆,一间【民声日报】,是国民党开设的,一间【华文商报】,是古巴华侨商人开设的,一间【开明公报】,是洪门民治党开设的,【光华报】是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开设的。
一九五九年一月一日,古巴革命胜利后。【光华报】由圣地亚哥埠又搬回到哈瓦内省叻啦埠。直至一九六O年九月二十八日,古巴革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合法政府,宣布和蒋介石在台湾的政权断绝外交关系,同时成立古中人们友好协会。从此之后,古巴新政府下令【民声日报】不能继续出版,立即停刊,国民党驻古巴总支部也不能存在。将【新民主大同盟】正式定名为【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并将一九五九年前的华侨会员证回收烧废,一九六零年统一发放(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大同盟)新会员证。
古巴革命政府和祖国政府都关注、支持【光华报】和【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大同盟】组织的发展,古巴革命政府将【民声日报】的楼宇(省下街一百一十四号),交给光华报社使用。当时是由(古中友协主席华降尼罗负责移交,同时还将国民党驻古巴总支部的楼宇(细下街三百O六号),交给【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大同盟】管理使用。国民党所管理的中华总会(亚别打街四百二十号),也交给古巴华侨社会主义犬同盟主席吕弋子同志负责。吕弋同志便组织一个整理委员会来负责管理中华会馆,至今巳有几任主席了。
光华报便从叻啦埠搬运到省下街,在这里出版发行,每星期出六日版。一九六一年中国政府派黄庆昌同志到古巴,任(光华报)总编辑。一九六六年秋,黄庆昌因要返国,改由龚辉负责总编辑工作。
一九五九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还未搬到省下街三百O六号楼上,而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盟部便在省下街和拉育街举行庆祝活动,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古巴哈瓦那省下街飘扬。
因光华原址楼宇太破旧,古巴革命政府又将已停止出版的华文商报楼宇(孟叻基街三百五十五号),交给光华社使用,随后光华报由省下街搬运到孟叻基继续出版。不到两年时间,这座楼宇也因年久失修,有危房的险情, 古巴革命政府又将生呢个啦街520号和522号的两间商店楼宇合并重修后交给光华报使用至现在。
1960年至1967年间,古巴新政府将华侨的财产全部没收归国有(商铺、公司、庄园、农场、房产) 等,因此,这时期很多华侨回国或前往他国。一时间人力缺乏,中华总会馆、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和洪门民治党派出代表,经三方代表会谈后,一致认为两间报纸馆应该合并,(1963年5月1日)并同意继续使用光华报的名字,(内注:光华开明联合刊)合刊出版不久。后因人力和资金缺乏,有一个时期曾用小纸张出版,而后又改为每星期出版两次,(星期一和星期四),后来又改为每星期出版一次(定星期四)。在光华报工作的工友们已经几个月没有领取薪金的,但为着维持报馆的出版,还是继续工作下去。在这样艰难情况下,得到热心的华侨同情并得到中国驻古巴大使馆的支持,在职工作人员才能领取少许的工薪。该报的职工们继续为光华报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的,后因纸张中断停止出版,直至归属为中华总会馆管理,由中华总会馆发给薪金。同时由一九八七年十月五日复刊,继续为各读者服务,为祖国统一、四化建设和宣扬祖国文化,并为中古两国人民友谊发展而努力。随后因楼宇太破坏,在二零零一年开始重修,得大使馆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于二零零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复刊,为读者服务,在复刊之时,大使馆曾有贺词,并在光华报刊登。时至今天,因人力、财力等问题,(年青的不愿参与此工作、现在在职四人各已七八十岁)真是后继无人,为着这张报纸,他们几人捱一天算一天,何日再停刊谁也不知,看着几位爱国老华侨的发自内心的叹惜,笔者也觉无奈,更是无能为力。
笔者认为:(光华报及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是在国难当头,先烈用鲜血、用生命办起来的,有着华侨光荣历史传统的海外革命机构。其目的是团结华侨,发扬中国文化,为民族团结,国家解放而创立的。转迁多处、停停办办,坚持到今天巳经历了八十多个春秋。老一辈的同志经过恐怖和艰难岁月的情况下,始终为振兴中华、家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新一代华侨、华人应该支持光华报继续办下去免至再停刊,特别是我们驻古巴大使馆和中资机构,使之”光照千秋业,华报福临门”。古巴华侨社会主义同盟更积极在团结华侨、维护华侨权益、沟通和搭建与中国驻古巴领事馆平台,发挥更之积极作用。
(雷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