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美堂和毛泽东的六次函电交往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党史学习,我们将陆续转载一些中共领导人与致公党人交往的文章,介绍一批历史上与致公党关系密切的中共统战系统领导人,以及一批为走上与中共合作之路作出贡献的致公党领导人。
1950年3月,毛泽东和司徒美堂等爱国人士在一起座谈。
美洲侨领司徒美堂(1868一1955)是美洲致公堂的洪门老人,出身贫苦,一生爱国。原籍广东开平,14岁赴美谋生;17岁滴血为誓加入洪门,不久,再组安良堂,追随孙中山先生,出钱出力,参加辛亥革命。
美老平生豪侠仗义,急人之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维护华侨利益,支持文教福利
事业,在华侨社会具有很高威信。美老喜与爱国进步人士往还,如陈其瑗、唐明照、林棠、
陶行知、陆璀、王莹、司徒慧敏、司徒乔、冯伊酒、蔡廷锴、杨虎城、冯玉祥、李德全、冀
贡泉、余光生、何植芬、陈厚夫等在美洲工作和来往的人士,都得到美老的热情接待或竭诚
帮助。
“九·一八”东北沦陷,“一·二八”松沪抗战和“七·七”芦沟桥事变,美老长期在“华侨筹饷局”为团结侨胞,支持祖国抗战尽力,特别是通过香港宋庆龄和廖承志的机构为新四军、八路军募捐,成绩巨大。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老在香港陷于日本特务之手,大义不屈,拒当“维持会长”,后来中共地下组织连贯同志派人营救,得以化装脱险。以70余岁高龄扶杖
步行几百里,回到东江游击区,再经韶关、桂林,返抵重庆,受到中共周恩来先生的热烈欢
迎。旋即飞返美洲,在南北美十余国华侨中广泛宣传祖国团结、抗战、进步的意义。
抗日胜利后,1946年美老回到上海,目击南京政府的贪污腐化,发动内战,祸国殃民,大为失望,乃拒当伪国大代表,走避香港。不久,招待记者,发表国是主张,并亲书向毛泽东主席致敬书,拥护中共“五一”口号和召开新政协的主张。1949年8月奉毛主席电邀,回到北京,出席人民政协,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5月8日,美老在北京北池子83号住宅病逝,终年89岁,遗体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从1941年到1952年,美老和毛泽东主席有六次函电来往,经过如下:
第一次1941年1月8日(美国纽约)
其时,司徒美堂觉得“国共分裂形势严重,祖国将有内战爆发之虞”,乃以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名义致电国共两党领袖,呼吁“相忍为国,团结抗战。”事实上,皖南事变己经发生,他们远在美国未得消息。电文有些句子缺漏,尚待订正。据美老回忆,此电发出后,几百侨团纷纷发电回国,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
司徒美堂先生等电国共两党领袖
(1941年1月8日)
重庆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延安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两公钧鉴:
敌南宁撤退,暂止军事行动,改取和平攻势,加紧政治侵略,对我分化诱降,仍期亡我祖国。美堂等默察阴谋,慎防奸计,于敌造谣离问我国上下,颇形忧虑,只以力行团结,互相勉励,坚决信心,以为对策。最近读朱彭叶项发表致何白佳电,萨列国共磨擦事件,言词痛切,初尚不敢轻信,造中外电讯播传其事,始悉我军事当局确曾下令新四军移防,以及国军二十万五道封锁陕甘宁边区二十三县。国共分裂形势严重,祖国将有内战爆发之虞,各皆言之凿凿,证之佳电信而有征,海外闻之,万分惊骇。思大敌当前,谁甘分裂自坏长城,自促亡国。况国共两党,经公等领导,相忍为国,团结抗战,数年一日,大著殊勋,不特全国同胞额手称庆,即我海外侨胞,亦元限敬佩,而世界人士,尤啧啧称羡焉。际兹战局转好,国际转利,逐者美国且决定以援华为国策,行见抗战胜利,指日可待。嗦!何期我国共两党乃于此时间有兄弟阅墙煮豆燃莫之传闻耶。思之思之,信疑仍未敢肯定也。夫以我全国抗战局面,此时若因国共磨擦,弄成分崩离析,则前方慷慨之英勇将士,不独头颅枉掷,宝血空流:则我全国同胞之庐舍墟邱口家产荡然、琐口流离,口我口后方之海外侨胞之踊跃捐输、牺牲一切,亦属枉费血汗,结果仍沦为无国之民也。言念及此,谁不痛心。伏维公等深明大义,决不忍艰难辛苦抗战四年之结局,如此惨酷。然则目前国共两党之纠纷将何以无形消弥之?边区四年之悬案,将何以根本解决之?在公等身为领袖,或胸有成竹。在侨胞远处海外,实谈虎色变。国共两党一日未臻团结,侨胞一日未能放怀也。盖我全中国抗战,我囚万万五千万同胞人人须要出财出力,甚至出命,团结一致,以争取整个国族之生存。万不容任何党派各自为战,各自为政,更不容任何党派互相倾轧,贻误抗战以至亡国。今为我整个国族争取生存计,美堂等敢以血诚,向我国的两党呼号,敦请公等,速行负责,解决两党纠纷,放弃前嫌,重修兄弟之好,携手抗战,先使河山光复,领土完整;即使将来之神州禹域,楚弓楚得,无论何党获主中原,我海外侨胞亦皆附从。惟此时此际,因国共两党争夺领导地位,分裂祖国,以致沦人民及子子孙孙于万劫不复之境,则其罪恶,口口口口亦莫之能怒口。公等苟能如廉商交好,亲自会面,开诚相与,自解纠纷,至为上策。如若不能,则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即由蒋公之领导,经毛公同意,召集各党各派各界领袖,组织特别委员会,以为国共两党之仲裁,亦未尝不可。苟国共两党获得精诚团结,蒋公之领导抗战前途,必更顺利。如能及时召集真正代表民意之国民大会,制定国家大法,奠定民主基础,巩固抗战大局,则不只内证可永不发生,即暴敌之政治攻势,更无所施其技也。美堂等对国对共,两元嫌怨,谨秉我洪门二百年“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老革命团体精神,以代表我全美洲十万洪门侨胞,特向公等作鱼尧之献,如蒙采纳,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驻美国纽约全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司徒美堂、阮本万,部长吕超然叩齐。
(原文载延安《新中华报~ 1941年2月20日)
毛泽东复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
司徒美堂先生等电
(1941年3月14日)
美国纽约全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司徒美堂先生、阮本万先生、部长吕超然三先生勋鉴并转全美洲侨胞公鉴:
奉读1月8日代电,关怀祖国,呼吁团结,敬佩元已。中国今日决不能同时进行既对外又对内之两个战争,必须完全取消国民党当局的反共计划,并驱逐亲日派,团结全力,以与日寇相搏斗,抗战始有胜利可期。乃自蒋介石下令消灭皖南新四军及于1月17日发表宣告新四军叛变、取消该军番号、及将该军军长叶挺交付法庭审判之反革命命令以后,国共合作,已遇严重之危机。国民党中亲日派与反共派之横行,已直接给予全民抗战以极大之损害。当此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时,亲日派分子如不被驱逐,反共派分子如不放弃其两个战争的计划,一党专政如不取消,民主政治如不实行,三民主义如不兑现,总理遗嘱如不服从,中华民族之前途,必被葬送于此辈之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迄未稍变。惟对于亲日派及反共派危害抗战之滔天罪行,不得不谋所以制裁之道。业向政府当局提出时局善后办法及临时办法各十二条。尚祈公等一致主张,予以赞助,以期迅速见诸实行。团结幸甚,抗战幸甚。
毛泽东寒
(原文载《新中华报~ 1941年3月20日)
第二次1942年秋冬(重庆)
1942年春,司徒美堂自香港脱险,秋天辗转到了重庆, 受到中共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的热烈欢迎,美老的洪门兄弟黄兴的夫人徐宗汉也在场,一同合影留念。周恩来口头转达了毛泽东主席“欢迎美堂先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延安”的邀请(无函件),并赠送延安生产的羊毛毯子、陕北小米、河南小枣。美老复了一函,向毛主席表达了敬意和谢意(信稿己佚),只因须赶返美国,未能成行(或云重庆当局阻止,不让他去,连新华日报也不给看)。美老晚年居京,对我多次谈心,因为陈嘉庚先生去过延安,而他未去,一直引为憾事。(信稿己佚)
第三次1948年10月23日(香港)
1948年5月,全国解放形势不可挡,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得到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和国外华侨的热烈响应和拥护。
8月12日在香港建国酒店七楼航空厅,司徒美堂举行记 者招待会,对中央社、华商报、
大公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星岛日报等十多个报社发表了“国是主张”,这是他1946年自美国回国,拒绝参加国民党单方面擅自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愤然来港,隐居多时之后,用美洲洪门致公堂元老身份第一次公开发言,大意说,“当前国内形势大变,谁为爱国爱民,谁为祸国殃民,一目了然;”“本人虽然年迈,但一息尚存,爱国之志不容稍懈;”
“中国乃四亿五千万人民之中国,非三、五家族所得而私,必须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这番话出自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爱国华侨领袖之口,马上成为港报的头条新
闻,轰动一时。招待会过后,司徒美堂与李济深、蔡廷锴、陈其瑗、陈其尤、连贯等人有所接触,交换时局意见。
司徒美堂返美前夕,1948年10月中旬,中共华南分局连贯同志设宴为之钱行,地点在
香港铜锣湾沈钧儒先生的家中(沈己搬走他往),出席作陪的有谭天度、饶彰风、罗理实等人。司徒叫我起草,即席亲书“向毛主席致敬书”,表示衷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向
“出斯民于水火的毛润之先生致敬”,并郑重表示“新政协何时开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原信签字盖章,郑重严肃,敬托华南分局代为转呈。当时南北交通未恢复,投递费时,据后来所知,此信写于1948年10月23日,隔了八十多天,即1949年1月20日才由毛主席作复。 据司徒美堂回忆,毛主席复信到达纽约他手上之日,解放军已渡过长江,南京政府覆灭了,心情无限兴奋!
两信当时并未发表,美老的信稿己毁于“文革”;毛主席的信,1983年12月25日北京
《华声报》公开发表,同时还发表了毛主席致陈嘉庚的信。
司徒美堂“上毛主席致敬书”(信稿已佚)
毛泽东致司徒美堂的信
司徒美堂先生:
去年10月23日惠书,因交通阻梗,今始获悉。热情卓见,感佩殊深。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力量,完全实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实为当务之急。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共同商讨。至盼先生摒挡公务早日回国,在临解放区参加会议。如旅途尚需时日,
亦祈将筹备意见先行电示,以利进行。谨电欢迎,并盼赐复。
毛泽东
1949年1月20日
第四次1950年2月(北京)
司徒美堂请毛主席为广州华侨新闻月刊题词(信稿己佚)
毛主席为华侨新闻题词, 1950年3月。
共同奋斗
毛泽东(手迹己佚)
当时,还有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李济深、沈钧儒、彭泽民、陈其瑗、郭沫
若、茅盾、马叙伦、李德全、谢觉哉、吴玉章、林伯渠等一百多位首长题词(邓小平进军
西南,不在北京)。后来,我被为两幅大立轴,留作纪念。“文革”时被抄家掠去,下落
不明。
第五次1951年4月14日(广东鹤山)
广东侨乡鹤山土改,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司徒美堂南下视察土改,以其所见所闻,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粤中侨乡的土改》专栏文章(后印成小册子)。途中司徒美堂上书毛主席,报告土改情况,并转去农民献给毛主席的礼物(由致公党黄鼎臣带京),很快就得到毛主席的复信,粤中报制版刊出,侨乡农民十分高兴,集会庆祝。
司徒美堂向毛主席报告侨乡土改情况的信
(信稿己佚)
毛主席致司徒美堂的信
美堂先生:
四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慰。鹤山农民同志们送来的礼物也收到了,请先生转告他们,并致谢意。先生江南方暂留一时期很好,希望先生能于六月上旬返京,面聆教益。
敬祝
健康
毛泽东
4月27日
(1983年12月25日北京《华声报》)
第六次1952年冬(北京)
毛主席经常把各族人民献给他的名贵礼物中的补品,如鹿茸、人参、康香、拘丰己、北茂、田七之类的东西转赠给政协老人。八十多岁的司徒美堂所获尤多。礼物附有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函,说是毛主席指示办理的。毛主席的深切关怀,使司徒老人联系到1949年,
毛主席赠他皮大衣御寒和特制坐兜代步的事,内心深为感动,特上书感谢(信稿已佚)。皮大衣本由我的儿子司徒遂年保存,1987年专程南下,送到广东开平“司徒美堂纪念馆”中,作为革命文物陈列。
1950年冬,抗美援朝,司徒美堂在《光明日报》发表 《旅美六十九年》长篇回忆录。毛主席开会时与美老见面,多次称赞“老人家,文章写得好啊,我每天都看。”回忆录后出单行本,由曾任毛主席秘书多年的内务部谢觉哉部长作序,并由美老呈送毛主席一本留念。
行文至此,我回忆起上述函电交往这12年,是祖国人民战胜三大敌人,面临独立解放的转折关头,毛主席日理万机,彻夜元眠,但时刻以团结华侨,振兴中华为念,许多“小事”都不辞劳瘁,亲自处理,形象伟大,感人至深。领袖风范,千秋不朽!
其次,美老己是80高龄,为国锄劳,不辞老迈,在纽约、香港、重庆、北京、广东之间,万里关山,飞来飞去,侨领的爱国热情,值得后人学习。
1991年8月15日香港继园
(作者司徒丙鹤,广东开平人,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当过司徒美堂的秘书,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和侨务工作。摘自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编:《爱国侨领司徒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