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兴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海外侨胞跟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为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支援祖国抗日救国运动中,涌现出许多爱国华侨和杰出的侨领。美洲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为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本文着重论述司徒美堂(1868—1955)先生在抗日战争中,团结海外侨胞,发动募捐救国;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促进国共两党合作;保护爱国抗日将领访美,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救济侨眷,接通侨汇,动员侨资归国,支援祖国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一、停止堂斗团结抗战
驻美洲中国洪门致公党主席司徒美堂,自抗日战争爆发后,深明大义,铲除门户之见,从狭隘愚昧的堂斗中醒悟过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消除隔阂,团结侨众,联合华侨社会中的一切爱国力量,组织抗日救国统一指挥机构,动员广大侨胞募捐救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国捐输,共赴国难。
20世纪20年代末,经济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而后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经济危机。工人失业人数增加,排华恶浪愈演愈烈。加之中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华侨社团之间各种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华侨社区的堂口斗争加剧。当时,司徒美堂任美洲洪门致公堂下属最大组织安良堂的总监,为避免堂斗,缓和矛盾,他离开美国,前往中国香港。在港期间,他广泛接触洪门兄弟和爱国人士,了解到内地由于军阀混战,南北割据,造成国力不振,民不聊生;国外列强窥伺入侵,瓜分中国,国家危在旦夕。蒋介石又制造宁汉分裂,叛卖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革命人民,在南京组织独裁政府, 实行“剿共”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已彻底破裂。蒋、汪暗中跟美国谈判,借款购买军火,但国民党官僚却把钱存在美国银行,并对人民进行搜刮,造成中国人祸不断、民穷财尽的局面。九一八日寇侵略东北,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主义”,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调兵“围剿”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
司徒美堂目睹国内分裂局势,回想美国华侨社会堂口斗争激烈的情形,他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无限担忧。面对这种局势,1931年10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在香港成立致公党中央党部。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洲以及南洋各地的代表数十人,与会代表大多是致公党的中坚人物。司徒美堂代表美东地区致公党(致公堂)出席这次会议,他与陈其尤等国内人士座谈,了解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互相交换意见, 谈及对形势的看法,表达了海内外兄弟要团结合作,支援抗战的决心。司徒美堂在会上号召致公兄弟,团结抗日。同时,抨击南京政府投降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国人,团结一致,合作抗日。
通过这次会议,司徒美堂本身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国家分裂,国难当头,团结为重。他深深领悟到:华侨社团由于不和,容易被人利用,形成分裂,产生堂斗;堂斗是受人挑拨唆使,引起冲突,自相残杀,是愚昧无知的行动。“华侨社会的‘堂斗’在美国东部和美国西部连续了二三十年之久,旧金山牺牲华侨百余人,纽约牺牲华侨二百余人,我们各堂的头领好像一对给人玩弄的蟋蟀,只要美国流氓小竹丝一挑动,两只蟋蟀就打得你死我活。”[注1]他决心返美后,放弃狭隘、愚昧的小山头主义,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动向对立面协胜堂认错讲和,并酝酿召开“和平会”,消除隔阂。
同年12月上旬,司徒美堂回到美国,了解到华侨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堂斗已经停止,大家都非常关心祖国的命运,谈论抗日救国之事。翌年1月,安良堂和协胜堂双方派出代表数十名,召开了“和平会”。司徒美堂在大会上介绍了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以来的国内局势,他还主动作了检讨,与协胜堂负责人握手言欢,当即签订了和约,双方代表抱头痛哭,开怀畅饮,会场呈现一派团结的气氛。两堂“和平会”的召开,终止了持续二三十年之久的堂斗,这给纽约唐人街带来了新气象,在美洲华侨社会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和平会”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发生了,纽约唐人街华侨社会出现空前团结的局面,抗日救国的气氛日益高涨。司徒美堂立即投入抗日救国的运动中,联合各侨团组织了“纽约华侨抗日救国会”,发动华侨募捐救国。2月初,司徒美堂主持了安良堂的干事会,作出了三项决议:①以致公堂名义发电支持坚守上海的军队;②迅速成立洪门筹饷机构,发动募捐;③组织青年航空救国。从此,在纽约唐人街几乎天天都有个人或侨团拍电报声援和汇款支援坚守在上海的中国军队,各社团纷纷派专职人员办理捐款捐物的工作。安良堂还组织华侨学校的学生到街头宣传,进行募捐活动。纽约唐人街募捐救国的热潮一天高过一天,各社团、各堂口的侨胞,奔走相告,争相捐献。他们把一批一批捐款捐物,陆续通过中国银行汇给南京政府转交十九路军。有的通过国内广东的亲人把款项和物资送往上海,有的将钱款直接汇给上海十九路军蔡廷锴将军。美洲华侨支援淞沪抗战的行动,大大鼓舞了十九路军将士的斗志。还有不少华侨青年纷纷要求回国参战。
战争教育了人民,革命战争催人觉醒,伸张正义,清除污泥浊水,洗刷人们的心灵,焕发民族的斗志。当祖国遇到危难时刻,海内外中华儿女,胸怀祖国,不计前嫌,摒弃小山头私利,在反侵略的旗帜下,集合起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关心桑梓,拯救中华。
二、保护抗日将领游美的安全
抗战初期,由于南京政府采取妥协、让步的不抵抗政策,一批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遭到迫害,被迫流亡海外。对于遭受迫害的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赴美,司徒美堂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他们的访美,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激发侨胞的爱国热情,发动华侨募捐救国。
淞沪抗战停火的消息传到海外,司徒美堂决定亲自回国一趟。一方面,把侨胞的捐款和物资带回上海慰劳十九路军;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上海淞沪抗战的事态发展。4月中旬,他领着慰问团成员携带着侨胞捐赠的物资,乘坐邮船回到上海,亲自见到蔡廷锴将军,详细了解淞沪抗战的真实情况。5月16日还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的追悼大会,他代表美洲华侨赠送了花圈。会后,他受到何香凝女士的亲切接见。劳军结束后,司徒美堂回粤省亲,跟蔡廷锴将军分手话别时,见蔡廷锴情绪不好,便问其究竟,才知道蔡因被迫“调闽剿共”而心绪烦乱,闷闷不乐。他甚为惊愕地问:“蔡将军,日寇未赶出国门,为何调转枪口打自己人呢?”蔡廷锴回答:“前途未卜,见机行事!”司徒美堂安慰他:“蔡将军,日后有难处,请到美国来,海外侨胞欢迎您!”两人就此握别。
上海各界追悼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大会开过不久,蔡廷锴接到南京政府命令,调防福建。当他到了福建后,违背南京政府的旨意,高举抗日大旗,建立抗日政权,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该政权推举李济深为主席,蔡廷锴任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当人民革命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反蒋反南京政府时,南京政府为消灭抗日革命民主政权,派遣空军不断轰炸福州,威胁新生的福建革命政权。蔡廷锴目睹大势已去,难以坚持,便决定解甲出洋,带着军长、警备司令和秘书一行四人到香港。
1934年春天,司徒美堂接到香港陈铭枢的急电:“蔡廷锴欲访美,能否发动侨团保护,免遭敌人暗害?”司徒美堂立即复电:“热烈欢迎蔡将军来美,保证他的安全,一切无误,请放心!”
自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发生后,蔡廷锴将军的名字和十九路军抗日英雄事迹, 在华侨社会中,家喻户晓,蔡廷锴将军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到处被人们传颂着。抗日民族英雄蔡廷锴将军访美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广大侨胞非常高兴,都作好欢迎的充分准备。司徒美堂更不例外,他不仅高兴,而且非常忙碌,为抗日民族英雄的安全操心,他亲自向各大城市的安良堂布置保安任务。自8月28日赴美期间,蔡廷锴访问了几十个城市,司徒美堂自始至终为蔡廷锴当保镖,使他每到一处,都平安无事,从而顺利地完成访美任务。
蔡廷锴将军访问美国,在美洲华侨社会中影响很大,他进行了一次抗日救国的大宣传、大发动,激发侨胞的爱国盛情,点燃抗日救国的热潮,促进华侨社会的大团结,为以后掀起全美华侨抗日救国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日本侵华以来,不少抗日将领和爱国民主人士遭到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当局的迫害,继蔡廷锴将军之后,还有杨虎城、冯玉祥和陶行知等人,他们到了美国后均在司徒美堂和其他侨胞的保护下,顺利完成了宣传抗日的任务。华侨是正直、爱国的,谁能为振兴中华出力,为民族强盛做好事,他们就拥护谁,甚至倾家荡产,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了,司徒美堂被选为“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常委,他全力以赴投入募捐救国的专职工作,并与香港“保卫中国同盟” 的负责人宋庆龄取得联系,将美洲华侨的捐款捐物,源源不绝地支援八路军、新四军各个敌后战场。美洲华侨社会的大团结,对支援祖国抗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八年全面抗战中,仅纽约每个华侨平均额捐了六百七十元至一千美元。另外公债和杂捐不在内,额捐款项在一千四百万美元以上,还有送药、衣物、汽车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我们在美国知道这是长期抗战,要长期募捐救国,因为筹饷局之设,我辞去其他职务,专职纽约筹饷局工作五年之久。(每日早上十时上班,至深夜十二时才了事。当时, 募款的名目有如下各种:额捐每人每月十五元),飞机捐、散捐、餐馆的自由捐、公债票。”[注2]抗战期间,美洲华侨捐款几亿美元,仅司徒美堂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捐款就有5400多万美元。他还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有的血洒祖国长空,有的在陆战场牺牲。司徒美堂和其他美洲华侨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保护华侨合法权益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广东各地侨汇中断,侨眷生活受到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四邑地区,侨眷饿死无数,活者四散逃荒,沿路饿殍遍野,讨乞成群,农田荒废,满目疮痍。1941年,司徒美堂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因种种原因,会议延期召开,他曾回粤探亲,耳闻目睹广东侨乡天灾人祸严重,心情无限沉痛。
自七七事变以来,美洲华侨对祖国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除了将自己用血汗换来的美元交由中国银行汇给国内侨眷作生活费用之外,绝大部分捐给国民政府作抗战经费。但是,侨胞汇款回国接济侨眷的生活费,受到层层剥削,汇期无限延长,汇率不断贬值,致使饥饿中的侨眷得不到及时接济,侨乡四邑饿死20多万人,幸存者逃荒至阳江、阳春等地。“抗战期间,美国华侨将血汗换来的美元交给中国银行汇给国内侨眷作生活费用。中国银行折成国币汇返重庆,按汇率来说,华侨已经很吃亏了,但重庆总行的大头子把侨汇压下,先做一笔买卖,然后解到桂林分行;桂林分行的二头子再做一笔买卖,然后解到韶关支行;韶关的三头子也做一笔买卖,然后解到台山办事处;台山的四头子最后也要捞一把,拿去囤积粮食。就是这样上下交征利,侨汇到了侨眷手里, 快则半载,迟则一年,许多人已经全家饿死,幸而残存的收到钱,本来可以买米三千斤的,已经买不到一百斤。”[注3]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尤其侨乡四邑依靠侨汇过日子的侨眷更不例外,一旦侨汇中断,侨眷则难以生存。司徒美堂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在国民参政会上,向政府提案:“救救四邑侨眷,请政府拨款或借款三千万元解救水深火热中的侨眷。”
自香港沦陷后,办理侨汇更加困难。广东四邑的台山、开平等地的侨眷,历来是指望着由美洲汇来的款项维持家庭生活。美洲侨胞经中国银行汇给家乡的钱,积累得不少了,靠汇款吃饭的人却迟迟收不到侨汇,甚至连钱的下落也问不到。司徒美堂回乡了解到这些真实情况后,请求政府拨一笔款,用作四邑的台山、开平的临时救济费。同时,他又考虑到国家正处在抗战年月,体谅财政上有困难,他建议借贷,会后他回美募捐偿还。“国家的开支是有困难的,所以这笔款子是暂借性质。会后我返美即可向美洲粤侨募集归还国家。假若国家目前过分困难的话,那我想向广东省政府方面去设法,将来仍同样付还粤省府。”[注4]司徒美堂胸怀宽阔,既爱国家,又爱家乡,体察国家的处境,同情故乡人民的疾苦。“人总不能忘本的啊!国要救,家要救,乡也要救啊!”[注5]眷念乡土,关心亲人,是中华儿女的独有美德。司徒美堂强烈的桑梓之情,忧国忧民,感人至深,他为了解救苦难中的侨眷,不顾国民政府当局的态度如何,直言不讳,慷慨陈词,请求国民政府拨款救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四邑侨眷。
在这期间,司徒美堂还为筹建华侨兴业银行,接通侨汇,解除侨眷的疾苦,动员侨资归国,支援祖国建设做了不懈的努力。侨眷生存需要外汇,当时东南亚因日寇占领,侨汇中断。司徒美堂跟相关美洲侨胞取得联系,向国民政府交涉,经过一番努力,在重庆枣子岚垭办起华侨兴业银行。为使华侨银行取得侨胞的信任,他亲自出任兴业银行的董事长。他原住中央饭店,出入不自由,受人盯梢。华侨银行开业后,他搬到银行二楼下榻。这样一来,既可及时解决管理上碰到的具体问题,又能广泛接触各方友好人士,了解抗战的真实情况。华侨兴业银行的开业,对侨资归国,解除侨眷的疾苦,输财抗战,投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侨是愿意把资本转移到国内投资建设的。但是,华侨担心国内投资没保障,因而华侨资本迟迟不能归国。司徒美堂在动员美洲侨胞把资金转移到内地投资建设的同时,又向国民政府提出要求,要确保华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华侨是不愿把资金放在国外去做‘空中楼阁’,愿意把资金移向祖国,在自由祖国的原野上去开花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移,移作什么用,怎样耕耘?怎样灌溉?准备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啊?”[注6]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华侨资本受到抑制,无法内移,主要的外汇依靠美洲,国民政府希望美洲资本转移到内地。司徒美堂回国期间,对国民政府官僚政客有所了解,担心华侨投资得不到保障,因此,首先提醒国民政府要在保障华侨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华侨才能回国投资。“华侨绝不是财神爷,星洲南洋是沦陷了,现在所谓华侨资本内移问题,主要是美洲和非洲的华侨,只要有正当合理的保证的话,华侨是能够满足国人这种理想和希望的。”[注7]司徒美堂把华侨兴业银行筹办起来后,返回美国继续动员华侨募捐救国和回国投资建设,支援祖国抗战。
四、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1941年初,正当海外侨胞团结一心,支援祖国抗战的热潮如火如荼兴起的时候,蒋介石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屠杀新四军及抗日军民,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局势遭到破坏和分裂的威胁。美洲侨胞纷纷通电,反对蒋介石“枪口对内”制造分裂的行为。司徒美堂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继续发展,团结抗日,电告国共两党领袖,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共同抗日。为了国家存亡,他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返国,历尽艰辛,冲破日军封锁和可能对他的拘捕,坚强不屈,摒弃诱惑,从香港脱险,返回内地。
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翌日,司徒美堂即以个人名义分别向位于重庆、延安的国共两党的领袖发出快邮代电,敦促蒋介石悬崖勒马,停止摩擦,枪口要一致对外。“最近读朱彭叶项发表致何白佳电,胪列国共摩擦事件,言词痛切,初尚不敢轻信,迨中外电讯播传其事,始悉我军当局确曾下令新四军移防,以及国军二十万五道封锁陕甘宁边区二十三县。国共分裂形势严重,祖国将有内战爆发之虞,各皆言之凿凿,证之佳电信而有征,海外闻之,万分惊骇。思大敌当前,谁甘分裂自坏长城,自促亡国。况国共两党,经公等领导,相忍为国,团结抗战,数年一日,大著殊勋,不特全国同胞额手称庆,即我海外侨胞,亦无限敬佩,而世界人士,尤啧啧称羡焉。际兹战局转好,国际转利,迩者美国且决定以援华为国策,行见抗战胜利,指日可待。噫!何期我国共两党乃于此时间有兄弟阋墙煮豆燃萁之传闻耶。思之思之,信疑仍未敢肯定也。”[注8]司徒美堂用1000多字的快邮代电劝导两党以团结为重,共同抗敌。他言辞恳切,语重意深,忠告两党。毛泽东同志接到司徒美堂的快邮代电后,于3月14日复电:“奉读一月八日代电,关怀祖国,呼吁团结,敬佩无已。中国今日决不能同时进行既对外又对内之两个战争,必须完全取消国民党当局的反共计划,并驱逐亲日派,团结全力,以与日寇相搏斗,抗战始有胜利可期。乃自蒋介石下令消灭皖南新四军及于一月十七日发表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该军番号,及将该军军长叶挺交付法庭审判之反革命命令以后,国共合作,已遇严重之危机。国民党中亲日派与反共派之横行,已直接给予全民抗战以极大之损害。当此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时,亲日派分子如不被驱逐,反共派分子如不放弃其两大战争的计划,一党专政如不取消,民主政治如不实行,三民主义如不兑现,总理遗嘱如不服从,中华民族之前途,必被葬送于此辈之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迄未稍变,惟对于亲日派及反共派危害抗战之滔天罪行,不得不谋所以制裁之道,业向政府当局提出时局善后办法及临时办法各十二条,尚祈公等一致主张,予以赞助,以期迅速见诸实行,团结幸甚,抗战幸甚。”[注9]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团结抗日的主张,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而蒋介石收到司徒美堂从美国发来的快邮代电之后,生怕与司徒美堂闹翻,失去美洲华侨的支援,于是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华侨参政员”的名义邀请他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
司徒美堂接到重庆国民政府的邀请后,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回国一趟,为着民族利益,促进国共两党的团结。他不顾年迈之躯,于同年10月,冒着纷飞的战火,乘坐美国邮轮,横渡太平洋,途经菲律宾,取道中国香港回到内地。他回到香港不久,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占领香港。在一次外出活动中,他被日本特务抓去,控制在日本特务头子矢崎的手里,失去了自由。矢崎知道司徒美堂在香港有一定的势力,是洪门人士,一呼百应,因此想利用他的威望,左右香港局势,以高薪引诱他出任香港“维持会”会长,稳住香港的社会秩序。当矢崎命令他任“维持会”会长时,司徒美堂坚决拒绝。矢崎问他:“你为何不愿跟我们亲善合作呢?”司徒美堂大义凛然地回答:“我是一个华侨,你们侵略我的祖国,你我谈何亲善呢?”矢崎劝他:
“你只要挂个名,具体工作由你儿子出面就行了。”他慷慨激昂地回答:“宁可我去死,也不让我儿子去死。”矢崎眼看无法说服他,只好强下命令发出通告,司徒美堂将计就计,趁机外出活动,在洪门兄弟的帮助下,利用敌人换班的机会,摆脱特务的跟踪,化装脱逃,到达九龙。在游击队的掩护下,冲破日军炮艇的追击和敌机的轰炸,历尽艰险,翻山越岭,步行二三百里,回到粤省战时首府韶关,辗转广西,再飞重庆。共产党对司徒美堂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旅美侨胞领袖司徒美堂先生,以70多岁高龄, 远涉重洋,冒险返国,复经香港之变,旅途劳瘁可知,昨日由港脱险抵渝,我们诚不胜其欢迎之情。”[注10]
司徒美堂到了重庆,受到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的接见,蒋介石把他请到别墅做客,以最高礼节迎接他。在渝期间,他亲自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拜见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还访问了一些爱国抗日将领和民主人士,如陶行知、黄兴夫人徐宗汉等人,并跟国内致公人士陈其尤、黄鼎臣等交往甚密,了解国内抗战的真实情况。蒋介石曾派人以“国府委员”的桂冠,拉拢他加入国民党,被他拒绝。“谁打日本,谁就爱国,谁能拯救中华民族出水火之中,我就拥护谁,我是洪门致公党,不参加其他党派。”[注11]司徒美堂拒绝参加国民党之后,蒋介石又派戴笠和杜月笙出场,以帮会组织的手段想把美洲洪门致公党掌握在手中。司徒美堂清醒地看出问题,表示只要有利于团结抗日之事,鼎力互持,国难当头,团结为重,只要国人万众一心,不分党派,不搞分裂,跟日寇决一死战,海外侨胞都愿意支援抗日到底。
司徒美堂在重庆跟各界人士接触过程中,对中国抗战期间的国情有所了解,观点逐渐转变,打消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怀疑。“忠于抗战事业,而创造了抗战办法,展开抗战局面的是共产党而非国民党,那么凡是爱国的人,就绝不该反共,反共的人实际上也一定反对抗战。”[注12]他在回国前,对共产党认识不清,产生过怀疑,在渝期间,耳闻目睹,切身感受,认识在提高,思想在转变。返美后,他奔走南北美洲,向华侨宣传国内抗战的形势,每到一处,如实介绍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艰苦作战,消灭日寇的情况,使其他侨胞了解中国抗战的真相,进一步发动更多美洲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十四年艰苦抗日战争中,司徒美堂先生为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跟其他美洲侨胞一道,不惜牺牲一切,奔走南北美洲和太平洋沿岸,募捐救国,他的光辉业绩将永垂史册。我们要发扬他关心桑梓、热爱中华的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强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
(选自《此心安处是吾乡——广东致公文史资料选编》,2025年6月出版)
注释:
1.司徒美堂:《祖国与华侨》,司徒丙鹤整理,载于香港《文汇报》,1956年8月。
2.司徒美堂:《祖国与华侨》,司徒丙鹤整理,载于香港《文汇报》,1956年8月。
3.同上。
4.《司徒美堂谈救侨》,载于《新华日报》,1942年10月27日。
5.同上。
6.同上。
7.同上。
8.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9.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10.《欢迎司徒美堂先生》,载于《新华日报》,1942年3月10日。
11.司徒美堂:《祖国与华侨》,司徒丙鹤整理,载于香港《文汇报》,1956年8月。
12.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