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党史研究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菲律宾华侨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回顾


作者  余剑魂

       1985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我们缅怀和悼念在全国抗日战争及在国外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死难同胞。

      早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我就参加了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亡工作,进行募捐,街头宣传,支援祖国抗争。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菲律宾。12月28日,我从马尼拉撤退到农村阿拉悦山树林参加华侨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三年多。我们的队伍从小到大,从几十个人发展到五个大队,成员主要是工人、店员、学生(其中不少是洪门青年子弟及洪光学校学生)。我们这支华侨抗日游击队伍受祖国八路军新四军的影响,队员都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大要求,因此深受当地群众爱戴。菲律宾农民不但在物质上支持我们,还向我们提供敌人的情况。队伍诞生时只有一支短枪、两个手榴弹,我们和菲律宾战友们一起,一边搜寻武器弹药,一边从敌伪手里缴获枪支,同时不少当地农民自发向我们捐赠武器。有了武器,我们如同猛虎添翼,伏击敌伪军车,袭击敌军兵营,烧毁敌伪驻地,搞得日军惶惶不安。1943年1月22日,日军百余人向我们驻干巴一个排进犯。我们在日军渡河靠岸时断其退路,给予突然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30余人,其中包括敌军官两名,而我们则只有一人轻伤。大捷消息传至马尼拉,侨界一片欢腾,从此,华侨游击支队骁勇善战的美名传遍了中吕宋、马尼拉以至整个菲律宾岛国。日本侵略军还出动了两纵队飞机配合2000多人的地面部队疯狂向游击区“围剿”,但我们运用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依靠群众化整为零与敌人周旋,瓦解了敌人的围剿。当时的生活是很困难的,以木茨、野菜、野果和蕉树心当粮食充饥。三年中,我们转战在菲岛14个省会和马尼拉市,打了大小战斗260余次,共歼敌2000多人。有77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牺牲,长眠在他们所捍卫的土地上。我们还配合友军攻克三个省会,最后光复了首都马尼拉。

      菲律宾华侨抗日活动深得当地洪门组织的支持。菲律宾华侨抗日锄奸队初期只是在马尼拉进行锄奸活动。1944年各洪门领袖将在游击队中的华侨洪门子弟抽调回马尼拉和锄奸队组成了菲律宾洪门抗日锄奸义勇军,由总指挥许志猛率领(许现在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开赴前线配合友军,进行肃清残敌,直到日本投降。

      美军史迪威上将离华回国路经菲律宾曾特地看望了华侨抗日战士,并说:“华侨健儿英勇战斗的事迹已传遍了美国。”这是我们华侨抗日游击队伍的光荣,华侨的光荣,华侨洪门团体的光荣,也是我们致公党的光荣。

(此文为余剑魂在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自《此心安处是吾——广东致公文史资料选编》,羊城晚报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