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深刻准确地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全党全国人民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目前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份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份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所以各民主党派,理所当然,毫不动摇,与全国人民一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
民主党派要真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主党派成员,不能错误地认为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其它民主党派就丧失了政党性,或者称不上是政党,因此对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或产生疑虑,产生误解,或倾慕西方的政党制度,对多党制产生幻想,从而在思想上脱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准则,这些错误思潮,必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来思想障碍,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政治原则,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政治方向,就是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大方针政策,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祖国统一的基本政策。必须在多党合作中全面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才符合中国的国情,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所以民主党派在思想上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毫不犹豫,毫不动摇,才能真正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各界人民一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空头支票,民主党派成员要全面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而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使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真正全面把握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也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当前世界与中国的情况复杂多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加坚定决心、辨明是非、临危不乱,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武器,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所以民主党派必须在思想路线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真正与全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政治理念与政治保证。
同时,民主党派还要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水平。只有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方向并不够,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一是要认真通读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要认真学习,就必须通读,才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华和思想意义,在通读中加深理论认识。二是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辅导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的辅导培训,提高理论学习能力,掌握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更好的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三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与当前世界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理解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辟理论。
二、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于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促进有序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天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198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的基本点。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必须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这也是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一项根本工作,根本建设。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国际形势风云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社会利益错综交织,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民主党派参政党保持头脑清醒,方向明确,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其中关键就是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新情况,改进完善参政党的参政议政工作方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更大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是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实现什么样发展目标的基本问题,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为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所以提高民主党派参政党能力和水平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参政议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检验其成效,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更多开拓的渠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言献策。
同时,民主党派还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中央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解决措施与方法,提出真知灼见的建议,这就需要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要真正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民主党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把发展也作为参政党参政爱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能力水平,坚持按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认真研究国内外防范重大社会经济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认真做好调研,以多种形式向党和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设,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三、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特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和谐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社会和谐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所以民主党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发挥优势特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重大历史责任。各民主党派作为与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自己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渠道畅通的优势。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如实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各民主党派应该在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负有更多的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成员和群众具体利益的责任。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积极协助党和政府疏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在各种社会问题上,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能够以理性合理的方式方法表达利益和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如实反映民主党派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建议和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广泛的民意基础。
和谐需要稳定,稳定才能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良好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生活秩序,中国改革已进入发展关键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民主党派也要积极承担社会稳定中所应有的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与各种因素,深入进行社会调研,积极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作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妥善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各民主党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优势特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与责任摆在首位。不断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为党和国家分担责任,排忧解难,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在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增强民主党派成员建立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中,民主党派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思想与方向,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党全国人民都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民主党派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事业的参政党,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新局面做出贡献。在思想上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领会,坚持在实践中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丰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必将更加安康富强,我们的国家必将不断走向辉煌。
(作者系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文系作者参加中央党校五部委第二十七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