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细胞,是民主党派工作的基础,党派基层组织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民主党派的发展和巩固,关系到参政党职能作用发挥的效果,也关系到参政党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所以,搞好基层支部工作、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意义重大。现联系我市基层支部的现状,谈谈如何做好基层组织工作。
一、重视和加强基层组织思想建设
目前,梅州市党员人数196人,下设1个县委会,2个总支部,11个支部,党员平均年龄49岁,退休党员占30%。由于民主党派组织的特殊性,基层组织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主委、支委和广大成员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工作性质也不尽相同,无法用行政手段对他们进行有效约束。因此,市委会根据民主党派的性质,特别重视基层组织思想建设,将思想建设看作基层组织建设的灵魂。通过不定期的组织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党史、党章,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树立致公党员作为参政党成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有效地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各自的单位工作中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
二、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
市委会充分认识到要做好基层组织工作,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这就是基层领导班子。通过多年的培养、选拔,目前已建立了“能做”、“愿做”、“会做”“团结”的热爱党派工作的基层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政治信仰坚定,年富力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虽然都是兼职,本职工作任务较重,但热心党派工作,乐于奉献。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开展活动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市委会结合各支部实际情况,引导制定相关制度,不断推进基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各支部领导班子成员认识到位,深知没有活动,党员之间没有联系,党派就没有凝聚力。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经常利用节假日、学校教研空闲时间坚持不懈开展活动,确保每1-2个月开展一次活动。
三、创新形式,克服困难,不断丰富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是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基层组织生活方式上的开拓和创新,对于提高成员的精神境界、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党派凝聚力有着积极意义。
1、形式多样开展活动,增强党派活力。
只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充分调动党派成员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各支部通过运用各种载体,设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学习座谈、外出参观、联欢会、全体党员活动、或专门为老党员设置的节目、或党员家属齐参与,活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使传统方式有新的创新和发展。
各支部还通过联合活动的方式拓宽活动领域及党员参与面。市委会坚持每2个月召开一次支部主委联席会议,大家一起共商党派事务,交流沟通各支部工作经验,互相借鉴学习。在此基础上,各支部主委通过商量达成共识,创新活动方式,自愿自由组合,一两个或两三个支部联合开展活动。这就改变了以往小支部参加活动党员人数少,气氛淡的局面,活动形式也越搞越活,参与面与也越来越广。
2、关心支部成员,凝聚党派力量。
各支部将关心慰问党员作为支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遇到党员家中有困难、喜事、丧事时,班子成员都主动组织其它同志一起到其家中慰问,送去温暖。每逢春节都组织年青党员到老党员家中拜年,为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在与老党员交谈过程中,他们浓厚的组织观念往往使年青党员感动不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党派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特别是市直属支部、区直属支部老党员占的比例最高,该支部主委也感觉到压力特别大,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在确保老人们的安全的前提下,想出一些适合老同志的活动项目,比如在重阳节,请老同志到茶楼喝喝茶,向他们通报党派近期工作情况,或是组织他们到附近景区散散心,从而增加党员之间的心灵沟通,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3、发挥支部优势,将组织活动与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贯穿于基层组织活动之中。如:嘉应学院支部:该支部人才荟萃,党员都是教授、副教授等文化精英,参政议政能力强。每年人大、政协两会前夕,该支部党员都向市委会上交高质量的提案、大会发言材料。特别是魏明枢、郭锦杭同志两位同志,今年都分别向政协大会提交了发言材料并被采用,受到相关领导、委员的充分肯定,成为大会的一个亮点,为党派争得了荣誉。又如:水白中学支部:该支部党员集中,年轻有活力,都是该校的骨干教师,他们经常利用教研活动的空隙研究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利用假日开展调研活动,几年来,该支部为市委会提供了多篇有价值的提案素材。
在市委会上上下下广大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党派参政议政成绩显著,党派每年均有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领衔督办,有多篇提案受到表彰奖励。
社会服务工作同时离不开基层支部的参与。黄塘医院支部,十多位党员都是医院内科、外科、皮肤科、放射科等科室的骨干力量,该支部利用自身职业专长,多次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通过这种社会服务活动,扩大党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加强与党员所在单位中共党委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他们对党派基层组织的关心与支持。
党派成员大多数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且多数是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本职工作繁忙;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不少是旗帜性人物;基层组织结构松散;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条件受到多方面限制。单靠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争取中共基层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全方位开展工作。近几年来,市委会开展大型活动,如换届大会、党派周年庆典等均邀请基层支部所在单位、骨干党员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参加。市委会领导平时通过走访基层组织、骨干党员单位,了解党员工作学习生活情况,通过此类方式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取得单位中共党委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党派基层工作的开展。
5、想方设法寻找经费,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梅州是欠发达地区,党派机关工作经费少,党员普遍工资不高。11个支部,除梅江区总支部(党员35人)每年由区财政拨给每人50元的活动经费外,其它支部都没有专项的活动经费。面对这种困难,市委会与各支部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想方设法,形成合力,采取“市委会下拨一点+党费+党员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保证各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即:每年市委会根据支部党员的人数,按比例下拨一定的活动经费。党费的收取也根据各支部党员的经济收入实际情况收取,党员同志也非常自觉,经常是以类似AA制的形式,在活动过后,大家共同分担受花费用。有些支部(如黄塘支部)通过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解决一部分活动费用。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活动经费少,正所谓“无水难行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2、党员参政议政面不够广,主要集中于一部分骨干党员中,还有大部分党员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3、支部主委都是兼职,对于如何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大前提下,尽力将党派活动搞好、搞活,面临一定的困惑,有时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4、吸收党员界别不均衡。有些支部(如水白中学支部)由于活动开展得好,在其学校影响大,吸引力强,有好多老师都想加入,但考虑到界别原因,适当限制了发展速度。另一种情况就 人才的争夺,如嘉应学院支部,想发展壮大,却面临与其它党派争夺人才的局面,或是物色到的对象本身性格超脱,向党派靠拢的意愿不强,吸收难。今后在在组织发展工作中,遇到人才要“及时主动出击”,积极发现和吸收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党派,同时也不能因为数量而放弃质量,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切实加强成员队伍建设。
(梅州市委会刘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