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理论研究

【理论撷英】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创新思路与实现路径研究


周豫

编者按

2022年4月-9月,省政协开展了“人民政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征文活动。经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65篇。其中,由致公党中央理论委委员、广东省委会经济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豫撰写的《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创新思路与市县路径研究》获得了三等奖。现发布全文以供学习交流。

一、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2022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通过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政治协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用人民政协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把全球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面对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竞争,团结全球中华儿女,以此出发点团结全球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建立人类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世界,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为根本的价值指向,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使命和职责。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全球民心相通,需要所有国家、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最多的支持者。团结全球中华儿女,并以此出发点团结全球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朋友圈扩得大大的,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立足全球民心相通,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注入爱国统一战线力量,贡献人民政协智慧。

“十四五”时期,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进一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对外开放需要全球中华儿女铺路搭桥,需要海外华侨华人凝聚人心,我们理应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始终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团结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因素

面对海外华侨华人出现一些新局面,我们需要警惕劣势,积极利用优势。华裔新生代素质相对较高,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程度深,在当地参选议政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日渐成为侨社的主体力量;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是我国各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海外华商的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华商主导外商对我国的投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这大大增强了广大侨胞的认同感,成为我们讲好中国好故事,团结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窗口期。

三、创新侨务工作思路和路径,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认识到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工作的新背景、新形势,我们就需要扬长避短,努力抓住机遇,发扬优势,同时积极克服劣势,直面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摒弃原先的一些旧思路,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对海外侨务工作进行思路创新,开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新局面。

(一)完善统一协调机制。目前在解决涉侨重大问题、利用侨务资源服务新发展格局方面,可以党委牵头,各个相关部门配合,充分挖掘民间蕴藏的丰富侨务资源,形成党委、政府、侨界、社会等多位一体的大统战工作局面,更加广泛地团结联系海外广大侨胞,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了解祖国、宣传祖国、建设祖国。

(二)涉侨政策内外“双循环”。相关涉侨统战政策后,要把我们的政策直达当地有影响力的华人华侨,宣传到人、宣传到位。

“外循环”,即向外宣传我们的涉侨政策时,要善于把海外华侨华人放回到所属住在国社会阶层中去,代入式地考量他们的痛苦和抉择,分担他们的挑战和机遇,并阐释清楚当代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只有双方产生共鸣,才能实现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最大认同。

(三)利益共同体和阶层认同。随着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成长,华侨华人群体内部构成发生了新变化,新一代华侨华人占比逐年增高。一方面,团结海外华人华侨要更加强调利益共同体、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从文化认同逐步过渡到阶层认同。从新生代华侨所面对的时代共性问题出发,在“我们”与“他们”之间建立起对现实情况的场景再现,在具体场景中研究考量和把握其实际需求和具体抉择,找到契合点,增强认同感。要从青年发展和青年参与的视角,讲好新生代华侨听得懂、听得进、喜爱听的伟大故事和生动叙事,促进价值观方面的坦诚交流,从与祖国的“利益共同体”最终走向“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四)应对新发展理念的挑战。新发展阶段之下,团结海外华侨华人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创业可为华侨住在国和中国创造共同利益增量,也是华侨新生代共同关注的热点,先天具有团结功能。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利用透侨务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借鉴海外华侨华人的创业精神、创业经历和创业成果,充分发掘利用侨界创新资源的潜能与优势,促进创新与创业的高效联动。依托侨界基础研究优势,对接国内制造业优势,有效实现成果转化,通过强强联合,尽快突围,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主线,改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可持续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五)立足传播中国文化精髓和中国发展好故事。传播中国现代发达生活,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对于祖国的兴趣,借助当地华人媒体,传播中国正能量。鼓励侨胞和子女回国走访参观国内的高科技企业等现代发达场所,积极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向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做法,编写中国特色经济学教材,在海外发展中国家中推广,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

(六)大力借助网络媒介。通过网络媒介,加强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的信息互通,拓宽侨胞参与国内事务的方式和效率,使他们既不影响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也可以满足他们与祖国交流,了解祖国现状的心愿。利用线上各类载体,以项目合作、课题研究、共同开发等方式引进更多海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借助网络媒体,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开拓海内外中英文双语媒体平台,讲好中国发展好故事,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四、结语

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要以共同历史记忆、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以百年伟大成就、共同奋斗目标强化道路认同、制度认同,以思想政治建设、照顾利益关切增进理论认同、政策认同,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团结、合作共事中巩固团结、共同奋斗中深化团结,推动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