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思想建设

机关干部在省委会机关学习会上的发言摘要


9月19日,省委会机关举行政治学习会,机关干部积极就参加在南京大学举办的“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全省专职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体会进行发言,现摘取部分发言要点进行交流学习。

范桂荣(副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
大家参加了期盼已久的专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得到了省委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学习的氛围也非常好。通过学习提高政治上、思想上的认识,不断提升思维、视野高度,在今后可以在更高的维度看待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今后我们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学习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断追求真理、正义、光明。
把学习教育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经常性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学习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以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在工作中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完成自己的工作,出手的工作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不断查找不足,不断提高,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徐俊英(联络处处处长)
这次的培训班叫“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全省专职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点明了培训班的主题、目的。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一是达到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所要的目的。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国乃至全省致公党近期的政治任务。省委会制定了活动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更好地把自已、把工作摆进去,如何更好地找自身问题和差距。找问题、差距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准标准。这次培训老师讲的课,特别与日常工作联系密切的课,就是标准,有些还是“国标”。对照这些,我们找到差距和问题,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提升我们机关服务党派履职能力,为多党合作事出力。二是确实提升全省专职干部干部能力。学习十分重要,在我们平时的自我学习、工作中学习、参加培训等等,学习的效果不一定很明显。但从全体干部的反映看,从我自的感受来看,这次培训确实结合政治形势、实际工作、结合干部特点,让所有干部有大大小小的收获,多方面、多角度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提升全省各级机关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省委会领导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培训费用,让大家脱产学习、集中学习,保障学习和生活,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关键大家学习后要继续学习、消化,做到学习以致用。也希望今后这样的学习培训能办的更多更好。

黄静(参政议政工作处副处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我们长期在机关工作,接触的领域和范围比较窄,面对新形势感到能力提升的迫切性,所以深感此次培训的必要性。
这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很合适。公文处理非常能体现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投入状态和学习积累情况,反映出作者对工作的思考,细节也能折射出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态度。由于时间关系,关于办会的情况在培训中没有讲到,很可惜。我们在到别的单位调研时候,感到很多单位接待工作接待程序更规范,接待方案更详细,办会和接待的流程更标准化,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实效。
我们的学习不是一次性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双周学习会,都是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今后参政履职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加强积累,持之以恒。

冯雪彬(宣传处副处长)
这次培训非常成功,结业仪式和刚才大家都对培训班进了总结,讲得非常好。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谈几点感受:一、要保持热情。我们机关干部流动少,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容易乏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上保持热情、激情。不单是工作上保持热情,生活上也要保持热情,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则我们的一生可能在消沉中度过,我们工作上可能混日子,这对于我们的子女成长也是不利的,自己是怎样的人,子女可能就受影响,成为怎样的人,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充电”,开展学习培训,给予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二、多找不足。这次主题教育的要求是,查找问题,进行整改。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这次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不但看到了自己知识结构上的不足,也同时看到了自己在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不足,最近我也在看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争取做一名好家长。第三,要加强学习。对工作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认识自己不足,我们就有学习的动力。这次培训班的内容丰富,课程实用,大家都认真学习,从交流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学习的形式有很多,毕竟培训的时间和机会都有限,我们更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总之,学习的形式多样,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学习,不断学习。第四,加强交流。这次培训,大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交流,今天这个会,大家也进一步进行了交流,交流也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今天这个会我从大家的发言中也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这次培训之前,我们几位处室负责人在小彪主委的带领下,也和上海市委会、江苏省委会进行了党务工作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可以找到差距,找到不足,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他人,达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以上就是我的四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李春雨(办公室主任科员)
本人作为会务组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了会务工作前期策划筹备、中间协调执行、会后撰稿总结全过程。这次培训班在省委会领导指导下,全体学员配合、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协助,总体效果较好,达到办班预期目的。我这里介绍一下办班的一些情况:
一、办班地点的选择。我们先后联系了多家学校,咨询了广州、佛山、汕尾市委会。最后确定在南京大学举办。一是南京大学教学条件很优越;二是南京的爱国主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很多,适合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三是长三角经济发展迅猛,思维活跃适合学员参观学习开拓眼界。
二、参训的学员很踊跃。虽然培训班举办时间与重大活动时间冲突,但广州市委会最终还是能全体参加;汕头市委会陈瑾主委亲自参加;其他市县的同志也都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克服各种困难报名参训;没有组织的专干也积极安排了兼职同志参加。
三、南京大学非常重视。南京大学非常重视我们这次培训任务,承接培训任务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比如安排用餐、车辆安排、会场布置、赠送校徽等,都是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为我们办好培训班提供了充分保障。
四、课程的安排。南京大学与我们的合作初稿提供了近50门课程供我们挑选。我们根据本次专干能力提升班的需求,提出具体要求,南京大学都尽量满足。
五、作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的专干要结合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深刻认识省委省政府勇担广东责任,体现广东担当,做出广东贡献,并同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刘亚娟(办公室主任科员)
一是培训彰显了时代感,增强了使命感。从“五一口号”发布,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日新月异,初心引领未来。今年以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省委会这次培训班主题突出,契合时代课题,精准对接履职实践。通过此次机关专职干部的全员培训,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能力进一步提升,各市县干部感情、联系进一步增进。立足本职,同心同向,携手开启工作新局面。现场教学中,到中山陵缅怀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到石塘小镇感受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深深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二是课程设置有特色很务实,开阔了视野。公文写作、国家安全、新时代组织发展、创新思维、经济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等课程,涉及党派工作的很多方面,内容大有不同,个个精彩纷呈,受益匪浅、沉浸其中。有的课程听后,对于工作存在的一些困惑,认识更加清晰了;有的课程紧紧围绕当前形势,进一步激发责任担当意识;有的课程启发用联系的、创新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思路被打开了。
三是培训地点选择在大学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培训期间,每天行走在学校的林荫小道,看着朝气蓬勃的学子和美丽安静的校园,尤其是再加上专家名师颇有磁场效应的课堂,给我们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学习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培训期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省委会领导在培训班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目标更加明确。我将以此次培训激发的动力化为前行的力量,强化使命担当意识,迎难而上,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面对平时学习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的问题,认真学、深入学,自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引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做一名新时代机关工作人员。

李凡(参政议政工作处副主任科员)
一是接受了爱国主义熏陶。现场教学环节中我们了瞻仰中山陵,当我步入博爱坊,穿过松柏、大鼎护卫阶梯墓道,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其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刻在祭陵大堂护壁大理石上,灵堂上的“浩然正气”四字,深刻感受到后人对孙中山先生及近代革命先驱们的缅怀之情,同时也不由感慨到今日的岁月静好,只因有前人负重前行,我辈应倍加珍惜。
二是提升了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由于我之前工作主要从事银行技术工作,缺少公文写作方面经验,因此非常期待《公文写作》这门课程。老师将自己多年从政经历中机关公务方面的实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多个公文写作实例修改的双向互动,将本来很枯燥的公文写作课程以妙趣横生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受益良多。
在《推动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这门课程中黄小彪副主委用众多详尽数据和事例作为支撑帮助大家梳理了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让我这个非广东人加深了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了解。范处通过《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课程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我们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及情况,补齐了一些我认识上的短板。
黄老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巧》课程也给我很多启发,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可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个人体会创新除了思维方式以外,有时还需要勇于创新的勇气,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多接纳和学习新生事物。也许再不走出舒适区,你会越来越不舒适。早几年当银行还在大量布ATM机抢市场时,有谁会预测没几年时间现金在中国就已濒临死亡了。
三是从宏观角度加深了解了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杨德才老师的《新常态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张政文老师的《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分别通过经济和安全视角讲述了新时代下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加深了我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和安全层面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理性判断。

吴海波(组织处主任科员)
公文写作课的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实战经验,为我们授课,实用性非常强。老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生动地结合实际范例,寓乐于教,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了很多实用知识和技术。
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战略战役系理论教研室战略学教授张政文讲授的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课,紧贴最新国际形势,生动地阐述了中美关系和周边形势,从大局讲到细处,刷新了我对国际关系很多认知,也切实感受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思维和心理健康课程,对于人际沟通艺术和创新思维展开了探讨。黄教授以轻柔的谈话交流的方式,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善于沟通的人,以及该如何地为他人着想,如何用创新思维开拓思路走出一些工作、生活的困境,认真领悟课程的精要,必定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获益良多。
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杨德才教授教授用幽默易懂的方式给我们上了新常态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一课。省委会黄小彪专职副主委结合自身的专业学术特长为我们带来推动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讲座,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该如何高质量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也让我们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为广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广东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创新、认真履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范桂荣副秘书长关于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讲座,传达了关于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组织发展的最新原则和最新要求,这是指引我们开展组织建设工作实打实的干货,是党派专干都应该把握的原则和工作知识,我相信让全体培训班学员都受益匪浅。
培训班不仅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让我们全省各级专干互相认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为平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另外,我觉得培训期间增加一些破冰行动等集体互动环节,是一个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很好的做法。

蒋敏婷(宣传处副主任科员)
通过5天的培训班学习,主要有两点粗浅的感悟,与大家互相交流。
一是有效的思维框架非常重要。在公文写作课上,我们读到了很多公文的错误例子,其中不少是因为呈送对象不清晰、行文内容的逻辑不清晰而导致的错误。在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课上,我们认识到看起来严重的问题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相反,平静的水面也有可能有暗流涌动。培训课程让我认识到,万事万物以不同形式联系在一起,如果思维不清晰,看不清全局,就有可能判断错误。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大局观”对于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当我们要去策划一项活动、传达信息或者是写文章时,都需要有“大局观”的思维模式,找准整个事情的目标、理顺工作上下游、清晰各个环节协作的关系以及合理安排资源调配,需要有一个“思维框架”帮助我们进行梳理,以免遗漏重大信息。
我们在以前学习的课程里都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维框架”。比如说新闻学的“5W1H”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框架,弄清楚“何时、何人、何地、何事、为什么、怎么做”等6个方面,基本就能把事情清晰呈现,把信息准确传达。另外,坊间流行的“思维导图”或者是各大咨询公司的分析法,也是一些很好的思维框架。其实,我们曾经学过的东西都很有用,现在我们的工作就可以让这些知识动起来,学以致用。
二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新常态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推动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等课上,我们认识到国家层面以及广东省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挑战。面对着已知的困难、可预见的“灰犀牛”以及未知的“黑天鹅”,中国有充足的军事、经济和心理准备去应对,这就是所谓的“底气”。
在日常工作上,我们面对的更多是可预见但无法准确控制的“灰犀牛”事件。对于这种事件,我们要有所准备,关键在于“预判”。有了“预判”才能让自己在“灰犀牛”发动时能留一手,不至于窘迫。这种能力来自工作经验、对上下游合作方的了解以及知识的储备,积累得越多,预判就越准确。预判,也是管理学基础理论PDCA的一环。PDCA,即是计划、实施、检查、行动。计划好再实施,在行动中及时检查,出现情况进行纠正行动,纠正行动信息反馈之后作新的计划,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整个培训中还有非常多的收获,希望能与各位同事多交流。最后,非常感谢省委会提供如此珍贵的培训机会,感谢办会的同事的精心安排,让我们能舒适地学习。

康春芳(联络处副主任科员)
一是更加深刻理解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重要意义。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一代,我对于初心的认识和体会不像老一辈这么深刻。但当我走到中山陵,缅怀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我在陆军指挥学院张政文教授关于“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讲座上,听到“�G掉幻想准备战斗”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考验。
二是规范的公作写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机关工作的核心是办文、办会、办事。而机关的办文、办会、办事都离不开公文往来。王德司长认为“笔下财产万千、笔下毁誉忠奸、笔下是非曲直、笔下人命关天”,足见公文写作责任重大。培训结束后,我认真翻阅了近年来我经手的日常公文,反思了存在的问题,今后将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切实规范公文写作,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三是增强了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认识。在现场教学点石塘人家,一座座苏派风格的江南民居,让我们体会到了江南的最美乡村,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反观我省部分地区的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农村城市化,千村一面,盲目跟风将大片良田挖塘种花种树,大搞乡村旅游,需要更有特色。
虽然培训已结束了好几天了,但仍是意犹未尽。
首先,是对南京以及南京大学的意犹未尽。省委会把这次全省专干培训班安排在六朝古都南京,百年学府南京大学,足见省委会领导对这次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但培训时间短暂,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难得的校园时光,培训就结束了。
其次,是对专家学者们授课内容的意犹未尽。比如我们王司长的公文写作课,结合他多年工作经历,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再比如小彪主委讲的“推动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专题等等,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还有很多干货没来得及讲,我们听得也是意犹未尽。
最后,是与参加培训的小伙伴们沟通交流意犹未尽。全省专干聚在一起培训,交流机会难得,网友见面倍感亲切。在日常工作中,我跟各市委会专干沟通交流多数是通过电话、微信,很多人都是工作上交流合作几年了,培训期间才是第一次见面。短短几天的学习,也认识了部分同志,还有部分没来得及认识交流,培训结束后就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了。

(供稿:省委会宣传处 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