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致公风采

“鱼雷”爆炸后的人生――记残奥冠军刘辅梁


钟 兴


他是伦敦残奥会上的旗手
他被省委书记誉为“双跳王”
他勇夺2枚金牌、1枚银牌
他打破了1项世界纪录
他还打破了1项残奥会纪录
他被广东省政府记“一等功”
他来自广东开平市一个叫上西村的小村庄
……
他叫――刘辅梁

一、“鱼雷”爆炸了!

那天下午,阳光很好。南国的春天,早已经有了夏天的温暖。
揣着中国残联的介绍信,我们按约定时间下午三点,赶到了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鹤边的
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
此时的运动场上,有许多残疾运动员在训练,跑步、仰卧起坐……边上的网球馆里,运
动员也正坐着轮椅来来回回的训练打球。但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残疾人竞赛用的轮椅
竞速车,远远看过去,如火箭往前冲……只是,其运动员基本上是无法直立的残障人……
182CM的身高,体重只有135斤的刘辅梁,阳光、帅气。他幌着右手,我无论如何也不敢正
视他的左手,我想象不到,如此阳光的大男孩,却上肢残疾。
我与他在中心的运动场边走边聊。按照广东人的习惯,我称他“阿梁”。
之前,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说他小时候玩鞭炮不小心把手给炸残了。因为,小时候我也经
常玩鞭炮,偶尔也会被鞭炮炸伤,但是,普通的鞭炮把肘以下全部给炸掉,我觉得疑惑。
是什么样鞭炮威力如此之大呢?
我带着疑问,小心的问阿梁。
他说,其实并不是鞭炮,而是“鱼雷”!
我……终于明白了。
其实,村民用的“鱼雷”是一种用来炸鱼的炸药,其威力远比普通意义上的鞭炮要大得
多。
刘辅梁,1991年8月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金鸡镇高镇村委会的一个叫上西村的小山村。
那山村,与著名侨领司徒美堂故居不到30公里。
在家里,上有两个姐姐,他排老小。小时候的他特别调皮,没少给家里惹麻烦,父亲生
气时也打过他,但是,每次打过之后又“故态复萌”。2001年的某天,他犯了大错误。他
与几个小朋友,在小卖部买了“鱼雷”,原来是准备去炸鱼,但是,他们又想试试“鱼
雷”的威力,就点了一个,当看到吱吱冒烟的导火索,他吓懵了,而没有及时扔出去……
轰的一声,……醒过来后,那只手就没有了。
当时,他不到11岁!
想象不到,平时会揍他的父亲,看到他的手没有了,此时却并没有更多的责怪他,只是
担心着,担心他的残疾,担心他的未来……
那些日子,是他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光。
他说,幌着一只手,去学校上学,面对着小朋友怪异、同情的眼光,我成了另类。
那种孤独,那种失落,那种迷茫,你无法想象,一个11岁的孩子是如何走出这人生低
谷。
后来,父亲对他说“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在意别人对你残疾的评价。你可以证明,
你能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
于是,他开始努力了、发奋了。

二、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在运动场走了几圈后,渴了。
取了几支瓶装矿泉水,先递给我一瓶,我拧开瓶盖后,要递给阿梁,但是,当我还没有
回过神来时,他自己已经把瓶盖拧开喝了。甚至我还没有看清楚,他是如何快速的只用一
只手,就把瓶盖拧开。
他问我,你知道失去双手的人是怎样为自己穿腰带吗?他用自己的右手指着左肘对我
说,意思是,他是还有一只健康正常的手,而还有失去双手的残疾运动员……
我想了一下,似乎有点领悟,但是却不敢肯定,犹豫着说,他应该是用嘴、用牙齿来完成
吧。
不,他就是用这样肘以上的“手”来完成的,他说。
我怔了一下,露出惊讶的样子。
他加重语气肯定的说,真的,对健康人来说,也许这些日常生活根本就不值一提,每天
穿衣、吃饭、上洗手间,都是些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残疾人来说,每一次穿衣
服,吃饭……上厕所,甚至站立起来,都是一种挑战。……你们身体正常的人,也许感受
不到,你们是多么幸福人呀。
他再指着正在操场训练的竞速车,你看看他们,他们最希望的,不是比赛拿冠军,不是
比赛拿什么名次,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某一天,自己能够站立起来,如我们在运动场上散
步一样,走上一二圈。
在残疾人中,我很幸运,我很幸福。我能够走路,我能够与正常人一样完成自己想要完
成的事情……在这里训练的许多运动员,都羡慕我,因为,我能够独立完成所有日常生
活,几乎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训练的这点苦、这点累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我再问他,教练要求很严格吗?
他说,谈不上,因为这一切都要靠自觉,才能自立、自强。
13岁开始,刘辅梁开始陆续接受残联的一些训练,体育天赋渐渐被挖掘出来。但他的运
动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05至2010年期间,他两进两出广东队,先后练过射击、自行车、
羽毛球等项目,最后才改练田径。
2010年,刘辅梁参加广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三级跳远比赛,被正在选材的广东省残疾人田
径队教练曾华卫看上。
曾教练说:“他比较开朗,在运动场上不服输这样一个运动员,挺适合我们这个专项的
发展。”
教练,是每个运动员一起相处时间最长的亲人,无论在训练或者在生活中,刘辅梁也一
样。他与曾教练亦师亦友,相处成了亲人。他家是在开平市农村,而且从小就离开父母
亲,与教练长期呆在一起。教练有时就如父亲一样对他要求很严格,但是,更多的是如兄
长、如朋友般的亲切。
刘辅梁训练非常刻苦,每天坚持训练6、7个小时。 “有一次在训练中,做热身不够充
分,投入训练的时候把大腿后肌拉伤了,做治疗两个星期才康复。”
经过一年的训练,刘辅梁进步很快。2011年,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田径运动会上首次登
上赛场,刘辅梁夺得3枚金牌,还赶超T46级三级跳项目世界纪录。由于成绩突出,同年11
月,他就被征集到国家残疾人田径队,备战伦敦残奥会。
“有时候我们练的强度挺大的,拉着橡皮筋练到吐了,然后跑,跑完又吐,吐完再
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谈这些艰难的训练过程时,他一直微笑着,似乎在谈别人的故事。

三、爸爸,我拿冠军了!


接到采访任务后,我就加了刘辅梁的微信。在微信朋友圈,我仔细翻了一下他过去的留
影,发现朋友圈里除了女朋友之外的,最多的内容就是他父亲了――父亲的照片,1月12
日,父亲的生日……“生日快乐”,父亲节, “爸爸,祝您父亲节快乐!”。
无疑,家里亲人中,父亲对他影响很大。从照片上看他父亲,花白的头发,穿着红色的
夹克,一脸的朴实和慈祥。
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从未参加过残奥会的刘辅梁,当天晚上他在第一跳、第五跳先后跳
出15米15、15米20的距离,牢牢锁定金牌,因为,另外7名决赛选手没有一人能跳过15
米。
刘辅梁以15米20的成绩获得男子F46级三级跳远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以7米15的成绩获
得男子F46级跳远金牌并破残奥会纪录,还获得了男子T42-T46级4X100米接力银牌,成为
广东省成绩最好的参赛选手。被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誉为“双跳王”。
由于成绩突出,刘辅梁在伦敦残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轻松摘金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打电话。他忍住泪水,轻轻的一句话“爸爸,我拿到
冠军了!”。
那是北京时间,凌晨2点50分。
在采访结束时,我突然问他与女朋友的故事,因为,在微信圈里我看到了他与女朋友的
大量合影……晒出他们幸福甜蜜。他说,其实故事很简单,也很平常,在国家队训练,她
也在国家队训练,女朋友也是广东人,游泳队的,也是上肢残疾。
相同的经历,相似的人生……于是,相爱了!
我轻轻的对他说:阿梁,祝你们幸福!
他露出一丝羞怯,在斜阳的照射下,他的脸更红了!


(注:钟 兴 致公党广州市花都区总支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