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唐艳影
职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致公摄影社理事、致公党佛山市委会党员、佛山市禅城区政协委员、佛山市中远国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履职感言:政协委员要广泛联系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建议和提案切合实际,经得起考验。
“责任不小、担子不轻。”这句倍感压力的话是唐艳影长期对自己的鞭策。
在她的书柜中,摆满了她担任政协委员的历届聘书和荣誉证书。从2006年起,唐艳影就担任禅城区政协委员,十二年来,从提议政府明确城市定位,到关注公共交通网络的完善,再到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唐艳影的目光一直聚焦在社会热点问题上。
十二年履职经历,她深谙一份科学的提案、一个可行的建议,对一座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城市尤为重要。“要广泛联系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可行的建议。”认真履职的唐艳影,得到了禅城区政协的认可,获评为2014年和2017年“优秀履职委员”。
风采
用一年时间写一份提案
将城市形象定位为“幸福禅城”,以摄影、诗歌等形式推介城市,打造全媒体平台……时间回到四年前,在一次与区政府领导的座谈会上,唐艳影“一口气”提出多个建议,而在四年后的今日来看,这些建议都已落地,成为了城市特色或市民福利。
从老师到女企业家,再到禅城区政协委员,身份虽有变化,但唐艳影都把“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自己的做人处事态度。
其中,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最直接、最广泛的有效方式。在唐艳影看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政协委员写出一份有水平的提案的基础,“如果对一个问题还没了解清楚,我不会轻易说意见提建议,也不会立马写提案,因为既不全面,也不中肯,没有任何效用。”
而一份提案的“诞生”,唐艳影经常会用上一年以上的时间,做资料的搜集等前期准备:实地走访不同的机构,询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意见和建议;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与该主题相关的专题研讨会;了解各级政府对该问题的应对策略及措施……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思考,提出自己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以唐艳影2016年年初提交的提案《关于禅城区城市升级改造的观察与建议》为例,洋洋洒洒八千多字,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禅城城市升级改造的成效、不足,并娓娓道出建议,涵盖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旧城区改造等多方面内容。
该提案体现出的厚重感,来源于前一年唐艳影走遍禅城大街小巷以及省内十几条古村落、每一次与市民朋友的亲切交谈,以及亲身体验佛山秋色巡游等佛山民俗活动、法国阿尔勒国际艺术节等国内外文化活动后的所见、所感、所思。
“禅城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有限,从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转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大势所趋,也是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份提案中,唐艳影尤其强调,禅城要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找出城市的底色,并以此作为城市竞争力,吸引人才积聚禅城。
禅城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开设旅游专线巴士串联旅游景点资源、打造以陶文化等文化主题的体验游路线……近年来,禅城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取得良好成效,这背后正闪烁着唐艳影等委员的智慧。
这并非个例。十二年履职经历,大到全区发展大计,小到群众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是唐艳影关注的焦点。认真履职的唐艳影,得到了禅城区政协的认可,获评为2014年和2017年“优秀履职委员”。“政协委员要广泛联系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建议和提案切合实际,经得起考验。”
献计
依托社区资源发展居家养老
当前,禅城区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禅城区户籍人口65.98万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3.14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其中80岁以上1.9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4%。按照国际老龄化社会标准,禅城区已步入了超老龄化社会。并且,按照目前禅城区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禅城区养老服务的压力和紧迫感将更加强烈。
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在调研中,不少长者反映,居家养老最大的困难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问题。如果各个街区都有长者饭堂,会对长者日常生活提供很大帮助。”唐艳影认为,政府应该增设长者饭堂,力求将服务延伸至每个街区。
另外,唐艳影还提出,应建立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点,提供综合服务的日常养老服务体系。“建议社区服务中心在原有长者服务项目基础上,深化现有服务内容,进一步为有需要的长者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增设专业的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简单的医疗服务、老人联谊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举办长者心理咨询分享会,教授调节心理状况的方法。”
唐艳影表示,居家养老是主要养老方式,但在此基础上,禅城还需进一步完善福利性和商业性养老机构建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养老需求。其中,针对商业性养老机构建设,唐艳影建议,可成立养老工作统筹协调小组,简化社会资本建设养老机构的审批流程与手续,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建立有序且良性竞争的商业性养老市场。
而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护理人才,这也是禅城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短板。“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日托中心、老人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机构,都需要大量护理人才。”唐艳影建议,禅城应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壮大护理人才队伍。
此外,还要运用“互联网+养老”的模式,推进“智慧养老”。唐艳影认为,建立禅城区养老服务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长者信息录入数据库中,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禅城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升全区养老服务水平。
(转自《珠江日报》,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通讯员聂卫国,有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