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致公风采

我和我的祖国:忆回国求学路


   

一、少年回国升学,感恩祖国和人民 我在印尼出生长大,就读泗水新华中学,1958年高中毕业。 当时受新中国的感召,大部分同学立志报效祖国,纷纷准备回国读大学。1959年3月我和部分同学结伴回国读书,亲友们在泗水码头挥泪送别。我们在海上漂流了十三个日夜,终于到达香港,经罗湖桥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海外流浪儿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 我们被安排在华侨补校学习,准备参加七月份的统考。我自小喜欢读书,小学、中学在华语学校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尤其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几乎把能找到的平面几何参考书的题目都做完了。因此在统考中只有数学和外语考得较好,数学几乎考得满分,96分,结果我被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录取,或许还有因为是归侨这个因素,给予照顾录取。 到中山大学报到,我们都得到校方很好的照顾。先来报到的同学帮我冼刷床板,照顾我睡碌架床(双层床)的下铺,同学们都很友爱。在中大就读的五年,学费全免。我回国后没有了经济来源,校方给了最高的伙食费补助和最高的粮食定量,还有每月二块钱的零用钱,用来买纸、墨水、邮票等,考虑得非常周到。当时正值我国处于经济生活困难时期,给归侨学生特殊照顾很不容易,感恩祖国和人民,我很快适应了在中大的学习生活。 1960年团中央组织归国华侨青年代表团赴京参加五一节观礼,在天安门城楼观看烟火表演。我很荣幸作为中大的代表参加这次观礼活动。由广州出发坐火车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畅游大江南北,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叹不己。我们一路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例如在湘潭的毛主席故居等等。五一节前夕,全国人大侨委主任何香凝,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接见了代表团;五一节晚上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了烟火表演。此行,让我们深受鼓午和感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在中大学习的五年,虽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和同学们一样,我如饥似渴地用心、刻苦学习专业课、政冶、哲学、经济学等课。寒暑假基本上在图书馆度过,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还做笔记,写心得,这样大大提升了我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以后到社会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期间我的英语课可以免修,于是选学了一年俄语和一年法语。由于学习得法,学习成绩年年优秀,有一个学期得了全优,即所学课程都得五分,获校长许崇清亲笔题写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奖状。 大学五年陆续招收了几十名归侨学生。当时实行的是“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椐特点,适当照顾”十六字侨务方针。学校非常重视归侨学生工作,学生会还专设了侨生工作部,我当了五年侨生工作部部长,负责联系侨生,反映诉求,组织一些活动。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中秋节,学校都会组织归侨学生聚餐,校党委副书记亲临慰问大家。五年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华南师范学院(即华师大)数学系任教。 二、公派出国留学,见证改革开放 1964年我到华师大数学系任助教,不久被调去参加四清运动。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下过五七干校,经受了考验和锻炼。1970年开始复课闹革命,参加过巡回辅导,送教上门等工作。1978年中央决定选派留学生到美国学习进修。1979年学校同意我参加公派留学的资格考试。当时通过考试选拔的公派留学生要考专业和英语,专业考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等。参考资料列了14本参考书,考其中的基本内容,由两位资深副教授出题,准备时间20天,英语则考托福(TOEFL)。如何准备?这14本参考书基本读过,从头再读觉得乏味。于是我换位思考,如果由自己出题,按这些书的基本内容会出什么样的考题?于是设计了40条题目,并且熟记这些题目的答案。到了考试那天,考场只有3个人,两位数学系的讲师和我这名小助教。进了考场坐下打开试卷一看,9题选做5条,再细读试题,发现这9题内容都在我设计的40条题之中,当然措辞不尽相同。真天助我也!一口气把9道题都做完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交卷。我这一生从小学、中学、大学经历很多很多次考试,这次可谓是最成功最完美,是最令难于忘怀的,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外语是我的强项,最后结果是专业和外语考试都得了第一名。 选拔公派留学生,除了看专业水平,还要通过政审,我是归国华侨,有很多海外关系,按过去的标准是很难通过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各级党委坚持落实“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椐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十六字方针,据此顺利通过了政审。我成为华师大第一个获得公派留学资格的教师。由于是去美国大学做访问学者,助教身份不相称,于是破格给我提升讲师。当时一个归侨被选派出国留学是一个新闻,引起海内外一些人的关注,指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号,我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 当时国家对选派留学生工作非常重视,头几批公派留学的出国前要先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三个月,除了强化英语训练,还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听课,还安排我们去座落在天安门广场的毛泽东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去参观游览了长城等等。后来公派的或因私出国留学的越来越多了,也就没有这些安排了。 1980年3月我从广州起程经北京飞华盛顿,受到使馆人员热情接待并入住使馆,休整几天后再飞匹兹堡,到匹兹堡大学数学统计系报到,我是第一个到该系做访问学者的大陆学者。从此开始在美国两年的学习生活。感恩祖国和人民的信任,我一定不忘回国读大学的初心,牢记报效祖国的使命。 2019年8月 (作者系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广东省侨联原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