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佛山市委会的5位党员朱俊德、李尊凡、黄钰坚、谢学文、敖全生,从春节至今奋战在佛山中医院的一线上。他们秉持护佑生命、医泽天下的光荣传统,铭记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者本分,展示了致公党员“致力为公”的初心,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朱俊德:一天看90个病人
从春节至今,骨科医生朱俊德每天至少看90位病人。“上午50个,下午40个,一天下来,累就是关键词。”回忆起每天的工作状态,朱俊德却有使不完的劲头。
“回想起来才发现,我们在疫情最开始时真的认识不足,加上初期的医疗物资紧缺,防疫措施做得不够,现在才感到有点后怕。”朱俊德感叹。作为一线医生,必须冲在前面履行使命。每个病人前来就医,在检测结果未出现之前都不知道是否携带新冠状病毒,加上初期防疫物资缺乏,医生还是面临较大风险。“还好一切顺利,并没有感染。”朱俊德轻描淡写地说。
在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这是医生的使命所在,更是致公党员的“不忘初心”。
李尊凡:回家后还带着酒精味,心里特别愧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皮肤科医生李尊凡也冲在一线。他的妻子在同一个医院工作,主要负责医疗物资相关工作,疫情期间都要到机场协助物资发放等工作。两人一忙碌起来,家里两岁大的孩子唯有靠家人帮忙照顾。“每天回到家,都要全身消毒后才能与家人接触,有时候会带有酒精味,心里特别愧疚。”从大年初二至今,夫妻俩一直奋战在一线。
“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大家都挺辛苦。打赢这场战役,每个人的努力都必不可少。”李尊凡说。
黄钰坚:这又是一场硬战
“我经历过‘非典’,如今诊疗系统和疾控系统更加完善,临床诊疗和临床科研都在有序推进,我对自己、对医院有信心。”战斗在放射科CT一线的黄钰坚说。虽然放射科CT处处让人提心吊胆,但他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当你得知病人康复时,就会觉得一切的辛苦与付出都值得。”
2003年黄钰坚见证了佛山和北京的“非典”疫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他就感觉这又是一场硬战!于是他决定迎难而上:“我还申请加入医院的一线志愿者,只可惜未能上前线支援武汉。”
尽管春节期间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心里充满了愧疚,但黄钰坚依然倍感骄傲。他觉得,救死扶伤、保护病人是医者天职,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
谢学文:云端诊断 24小时在线
为解决“外地患者就医复诊困难,引导患者当地就医”的问题,医院发出倡议,借助远程会诊平台,打破空间的限制,避免患者及家长旅途奔波,减少交叉感染。远程诊断方便了患者,诊疗效果不减。患者通过云端诊断后,药品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取用。
骨科主任医师的谢学文至今接受网络咨询超过100个。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咨询时间,并承诺24小时以内回复咨询,背后是谢学文的日夜坚守与执着。在回答线上咨询时,他不仅仔细回复患者的疑问,还根据疫情的相关情况对答复进行调整。
敖全生:穿着防护服,全身都湿透
在很多大型公共卫生事件中,作为麻醉科医生的敖全生都冲锋在前。疫情期间,有一名患者在术后才得知是确诊者,让敖全生回想起来“心惊胆战”。幸亏自己每次手术前都做足防护措施,“每每想起,全身都是汗!”
“一生所学,报效国家,是医生的责任,我是其中一员,一定把工作做好。”敖全生说。在疫情期间,他有时一天要做4、5台手术。开始时,由于防护镜不足,有透过眼睛粘膜感染的风险,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害怕。后来医疗物资跟上,防护措施扎实,减低了一线医生被感染的风险,才安心多了。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佛山中医院的5名致公党员医生无私奉献,以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初心,用热血与汗水守护生命的尊严,成就万家幸福安康。这是英雄的作为,更是致公党员的“不忘初心”!
(作者:佛山市委会 王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