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致公风采

深圳党员赖毓霄:从骨植入器械的源头创新到科技转化的征程


简介:

赖毓霄,博士,研究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教育与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南山区七支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所长助理、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从事骨科植入性功能材料的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主持科技部青年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以及深圳市等项目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biomaterials,JO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及国际PCT专利22项,授权9项。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骨修复产品,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开展多中心临床实验。荣获2020年深圳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中国专利奖银奖、第45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奖项。

赖毓霄获2020年深圳市科技奖

 

千淘万漉虽辛苦:从需求到科研的探索

赖毓霄主要从事骨植入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医学应用。赖毓霄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的女博士,2010年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带领团队奋斗十余年,从医学、生物学、材料学以及工程学多学科交叉的集成研究,攻克了3D打印骨科器械的多项技术难点,发明了高稳定性的多相材料体系智能3D 打印方法,成功赋予3D打印骨科器械 “个性化”和“功能化”的综合性能,为创伤、骨肿瘤、骨坏死等骨科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了重大技术手段。也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的资助。

在实验室做实验

“在家里,我也是娇娇女。虽说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但在博士毕业前从未做过动物实验,可到了先进院,由于我主要从事的是骨科相关生物材料的研究,做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最初,我非常不适应把小动物要当作自己做实验的对象,心理上有很大的障碍。”赖毓霄回忆道,“我最初是硬着头皮去做实验,后来也顺利做起了动物实验,而且看见小动物使用了我们的骨修复材料后成骨率提高了许多,我就非常有成就感。”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团队经过详细的文献调研,还有反复的优化产品配方,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研究成果撰写成学术论文多次发表在生物材料顶尖期刊《biomaterials》,相关工作得到了同行肯定。


看似寻常最奇崛:从技术到临床的征程

在科研生涯中,赖毓霄认为最开心的事情是做实验的成功,那是一种科研成果得到验证之后的快乐,因为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切实造福更多的骨损伤患者。但是在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需要申请医用材料的产品注册审批登记,需要面向市场做产业化推广,整个过程将就是螺旋上升的状态。

赖毓霄团队在突破了3D打印骨修复材料的关键制造技术之后,获得了包括“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等一系列核心专利,成立“中科精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努力推动技术创新迈向产业和临床转移转化。

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发明成果转化,赖毓霄团队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3D打印骨修复多孔支架材料”参加了2017年3-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相关成果获得评审团一致认可,被授予银奖。 据了解,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在国际展览界享有较高声誉,是全球最新发明产品的重要展示舞台。

赖毓霄介绍,“常用的生物材料多会添加一些如生长因子、蛋白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但是存在剂量不好控制、制备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等问题。而金属镁则不存在上述问题,镁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人体内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且能积极有效地刺激新骨形成,这将有利于骨折、骨缺损的愈合和骨组织再生。”赖毓霄团队基于在3D打印、生物材料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积累,在技术上取得了相关的突破。团队的发明专利“3D打印方法”经过前期申报、专家审核和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凭借其技术创新性与显著社会效益荣获第21届中国专利银奖。“3D打印方法”作为生物材料3D打印领域的首次获奖,充分表明国家层面对3D打印技术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目前,团队研发的“含镁可降解高分子骨修复材料” 并依托于自主孵化的深圳中科精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品的临床转化。据悉,产品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2018年第7号),并于2021年3月9日正式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启动临床试验,预计产品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

 

路漫漫其修远兮:从初心到感恩的成长

赖毓霄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平台上找到了释放才华的乐土,而让她精彩绽放的,除了平台本身,还有她自身的良好心态。

研究团队合照

十余年的科研和转化历练给人启迪。赖毓霄说道:“首先,就要承认自己是本土毕业的博士,可能不具备海归博士天生的优势,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怀着谦卑的心低头看清自己的路与需要努力的方向。然后,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了,就一定有机会,该得的也不会少,因为这个平台非常公平。最后,就是感恩,我在申请项目、职称申请、做试验等各项工作中得到很多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感恩他们一路上的支持,感恩像家人般温暖的实验团队,他们给我中肯的建议也对我百分之百的支持,也感恩那些给我磕磕绊绊的人。经过磨砺之后,才发现所有的经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供稿:深圳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