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工作 > 致公风采

国家级名单!开平塘口镇华侨、致公党员关崇涧藏品入选


      近日,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共和国故事我来讲——华侨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开平市博物馆2件藏品和1名讲解员成功入选,居广东省县级博物馆前列。

      其中,塘口镇华侨关崇涧一件藏品入选!

      该花盆高为21㎝,直径为28㎝。器表正面绘粉彩松鹤图,背面以隶书写就“邺相曾披一品衣 神仙富贵两无遗”,花盆和托盘口沿处都有相同的青花纹。
这样一个普通的花盆为何会成为“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呢?这要从花盆背后的故事讲起。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关崇涧,原名关锟,中国致公党党员,1894年11月出生于开平县塘口以敬三板步村的一个华侨家庭。1912年,他与妻子到印度尼西亚谋生,几经辗转,成为万隆华人餐馆中的佼佼者。关崇涧致力于华侨公益事业,助力华校和华侨社团的建设,是万隆广肇会馆创办人之一,曾出任万隆市各界侨团总机构——中华总会副主席,为促进华侨团结、建设祖国作出很大的贡献。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到印尼万隆市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当时,中国代表团第一批赴会的工作人员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发生爆炸坠机事件,为了保护好来自祖国的亲人,安全起见,当地的中华商会以关崇涧开设的椰城酒家为基地,成立接待委员会专门保护、接待中国代表团。为保护好中国代表团,“椰城酒家”暂停对外营业,专门用于中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由于关崇涧和当地华侨的积极配合,中国代表团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和称赞。

1958年周总理在台山接见关崇涧
      1957年11月,关崇涧回国定居。回到祖国后,他加入中国致公党,积极参政议政,密切联系海外侨胞,发动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努力捐资、投资家乡建设。1958年7月,周总理到台山、开平视察时,对关崇涧这位曾为中国代表团作出贡献的爱国归侨依然惦记于心,派秘书乘车到塘口,把关崇涧接到台山会面,并赠予他两盆牡丹。无奈“牡丹不过洛阳”,花不久就凋谢了,其中一个花盆也在台风中摔碎了。这唯一一个花盆承载着的是周恩来总理和关崇涧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因团结、友谊、合作而熠熠生辉的“万隆精神”。2005年7月6日,关崇涧的儿子关汉鼎将另一个完好的花盆捐给开平市华侨博物馆,作为永久保存,让侨乡人民永远铭记周总理对开平华侨的深厚情谊。
(转自“开平塘口”,有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