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新闻 > 省委会要闻

黄小彪: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和思考———学习《十年伟大飞跃》一点心得体会


广东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黄小彪


《十年伟大飞跃》一书记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所发生得辉煌而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全书共十章,下面按照要求,我就学习第一章“巨变:中国昂首阔步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心得体会做个发言,主要谈谈我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和思考。

一、我国昂首阔步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应对“三期叠加”、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等重大挑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21年GDP达114.4万亿元,人均GDP超世界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制度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二、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重塑新竞争优势、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大决策。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是以内循环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国际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的围堵。国内方面,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经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内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内需,外需作用有所下降,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能源等自然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重塑新竞争优势、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最优战略抉择,也是未来应对极端情况,保障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的需要。

三、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意防范一些认识误区。新发展格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同时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定的基本盘。要注意防止:(1)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2)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忽视建设“国内大循环”。(3)各地都搞本地循环,不关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4)各地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没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比如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功能定位、发挥的作用都应该有所侧重。

四、要把握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1)要加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特别是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消费、投资等。(2)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障能力。(3)要加强科技自强自立,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4)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特别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五、广东要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广东有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区位、经济、产业、科技、交通、文化等有利条件和战略平台,要加快培育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以及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支点,在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内外循环链接地、安全发展支撑地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议:一是加快促进投资和消费升级,进一步增强内需支撑力;二是加快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产业支撑力;三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力;四是加快促进对外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循环支撑力;五是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进一步增强生态支撑力;六是加快凝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增强人才支撑力。


(注:本文为作者在省政协读书群的发言,标题系编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