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新闻 > 省委会要闻

重温光荣岁月 献礼致公百年——祝贺《从旧金山到羊城——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历史图片资料选编》正式出版


      为迎接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2025年3月,由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编写的《从旧金山到羊城——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历史图片资料选编》由中国致公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主要内容为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精选的历史图片资料,是陈列馆布展稿的姊妹篇,也是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党史研究的一大重要成果。
      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展示中国致公党全党及广东省委员会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通过成果展示,回顾中国致公党百年来的历史贡献和重温中国致公党“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通过展示中国致公党从旧金山到羊城这段早期历史,展示辛亥革命孕育了中国致公党、中国致公党在抗日战争得到淬炼,与中国共产党相识相交,走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明大道,让广大致公党成员和读者在历史中感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致公党”,并从致公党历史角度,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伟大创造性,从而使广大致公党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更加“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增强历史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的建成、升级改造,是致公党中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协珍视多党合作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布展大纲和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致公党中央、有关单位和党内党史专家的大力支持,凝聚了几代致公党人的心血,也是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历届领导班子重视党史研究、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体现。2013年伊始,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在致公党中央、中共广东省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致公党中央党部在穗旧址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快了党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在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惠州、汕尾等地深入挖掘,通过致公党中央档案室、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等多个单位,以及中国香港、美国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搜集资料,整理出致公党一大到五大期间的历史资料,形成陈列馆布展大纲,并根据大纲编辑了《从旧金山到羊城——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历史图片资料选编》书稿。2017年6月,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正式建成开馆。2017年6月致公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产生后,继续致力于党史研究工作,于 2020年正式出版了致公党第一部省级组织简史《中国致公党广东简史》,在此期间又形成了一批党史研究新成果。2022 年,致公党第十三届委员会产生后,启动了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改造升级工程,同时对布展大纲组织人员进行修订,把正式出版《从旧金山到羊城——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历史图片资料选编》纳入议事日程,并在2025年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顺利与广大致公党成员和公众见面。
      本书和新版陈列馆布展大纲有着几个鲜明的亮点和特点,体现了致公党中央对党史研究的要求,也展现了近年来广东省委会党史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突出中国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从相识到相交,从同胞到同志的过程。在第二章中,专门增加一节“抗战中与中共合作”,梳理了从“八一宣言”首次把致公党纳入正式文件,到在美致公党人保护董必武等交往过程,增加了致公党人在东江地区与东江纵队合作、抗战后期中共南方局建议致公党恢复组织工作等内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细化了致公党响应“五一”口号、参加新政协、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内容,使得致公党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引导、指导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史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惠州沦陷后,致公党员、惠州名绅张友仁积极募捐抗日,给中共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资金、药物和械弹等支援,并将祖居梅花馆无偿提供给东江华侨回国服务团办公,收留和保护东团人员。他还出资收殓、安葬100余名抗战殉国的将士忠骸,并举行“东江抗战殉国将士公葬典礼”。图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花馆”。

      致公党四大后,在国内继续推进党务整理工作,在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完善新民主主义政党建设。1951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刘少奇在大会上作了讲话。黄鼎臣(右二)代表中国致公党向毛泽东(左一)献锦旗。
      二、更加突出中国致公党的历史贡献。相比2017年的底稿,本书第二章致公党在抗日战争中贡献章节内容增加一倍,首次公开展示了许多九一八事变后,致公党各级组织号召成员和华侨抗日的重要文献,以及大量支持十九路军的原始资料。而在第四章中,大量增加了致公党响应五一口号以及参加新政协的内容,首次展示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突出致公党在筹建新政协、建立新中国所做的工作。

1932年10月16日,中国致公党中央干事会通函各级党部并转华侨各团体号召捐款抗日的文件。

广东省委会收藏的旅古华侨捐款抗日军饷收条。

      1949年,召开新政协的消息传到海外,侨胞们欢欣鼓舞,中国致公党驻马来亚总支部雪兰莪直属支部向大会发去贺电。(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珍藏)
      三、更加突出致公党在广东时期开展的各项工作,致公党广东组织在致公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本书充实了解放战争时期致公党在广州建立组织承担三大后勤服务、解放华南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党中央党部在广州期间所做各项工作的内容,展示了致公党四大五大各类文献和期间所做工作。

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原建筑模型。

1951年,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支援朝鲜前线,全国上下掀起了爱国公约运动。图为1951年4月11日,中国致公党签订的爱国公约红锦旗。

1952年,司徒美堂送给华南总支部的相片。(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珍藏)

      1954年,致公党中央在《党九个月来的工作概况报告(草稿)》中指出:党九个月来的主要工作,学习与宣传了选举法,并热烈地参加选举与选举工作,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座谈讨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珍藏)

1953年元旦致公党中央给海外侨胞的贺卡。(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珍藏)
      四、完成了对致公党五大前重要文件的全部溯源、甄别和研究,勘正了党史个别文件内容,为党史研究和宣传提供了原始资料。修订陈列馆布展大纲和本书伊始,省委会主委黄武要求致公党的历史文件不能摘录后人的文件选编,要求找到原始文件。编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把要展示的有关文件进行了溯源,找到了加拿大洪门机关报《大汉公报》、香港《华字日报》、《新中华报》、《华商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公论》等报刊中的相关内容,对有关内容进行修正,使有关历史问题的表述更加准确。

《新中华报》毛泽东复司徒美堂先生电原文。

中国致公党中央干事会于1946年7月6日在香港《华商报》发表“该党组织概况”原文强调:“本党一向以实行民族革命,建立政治的民主共和国为职志。”

1948年6月9日,中国致公党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此为《华商报》原文。

1949年1月21日,致公党中央对时局通电,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揭斥南京反动政府和平阴谋,同时提出民主和平八个条件”声明。原文登在1949年2月1日 《人民日报》和1月28日《华商报》第二版上,此前有的书籍、文章误将此电的日期写成1948年1月28日。

1950年1月7日,陈其尤在《南方日报》发表《整理党务意见》,其中提到致公党中央党部迁到广州的原因。
      五、增加了大量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收藏的史料,突出陈列馆的文物性,不少史料都是首次公开展示。一个陈列馆,有没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非常重要。广东致公历史悠久,致公党中央党部驻穗期间,与华南总支部合署办公。致公党中央前往北京后,旧址继续由华南总支部、广东省委会使用,一直以来历届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和机关重视党史资料的保管,并于近十年陆续对这些党史资料进行整理,目前整理出210盒各时期的党史资料,同时也接收了部分致公党领导后人的捐赠。我们遴选了部分重要的党史资料、文物进行展示,在本书也进行了收录。

省委会收藏的1931年致公党二大通过的《中国致公党全党规章》,以及1950年致公党四大通过的《中国致公党党章》。《全党规章》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致公党文件。

1936年10月,全古洪门代表大会在中国致公党驻古巴总部召开,会议通过《榷定救国方针案》,“认定侵略我国之倭贼为最大敌人,坚持守土御侮,敌忾同仇之宗旨,反对一切提携、亲善、准备、忍耐之妖论,如有真心抗日救国者,本党当以全力协助之”。(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珍藏)

省委会保存的整套《公论》。

省委会保存的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书,任命官文森为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省委会保存的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中国致公党华南总支部石制门牌。
      《从旧金山到羊城——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历史图片资料选编》的顺利出版,是历代致公党人珍视党史资料、重视党史研究、坚持党史育人的重要成果,凝聚了几代致公党领导、专家、党员干部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们应该向为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建设、布展,为本书作出重要贡献的致公党中央、广东省委会,以及有关单位领导、党史专家、海内外友人、机关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由于资料、时间和能力所限,我们在编辑、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党员、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