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华南理工大学的一群年轻人无惧困难,奔走于校内老同志的家,用爱心与科学知识,帮助老同志居家防疫抗疫。他们就是“报师恩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组”。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岭南重点高等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教职工队伍具有归国华侨数量多、高龄离退休教工数量多两大特点。截至2021年2月,退休教工超过6千人,其中“三高”(高知、高龄、高困)人员数量多,年满80岁以上的退休教工已达900余人。如何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是致公党华工基层委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一所高等院校的致公党基层组织,同时肩负着另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将社会服务功能和大学生教育功能协同起来,将离退休教师的专业特长转化为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资源,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责任意识与感恩观念?
在时任致公党华工总支副主委全燕鸣、组织委员张红等同志的领导下,致公党华工总支与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合作,委派致公党员程宇宏组建“报师恩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组”。
征询老同志意见
在项目初始阶段,项目组三次召集老同志举行项目恳谈会,了解他们期望能够解决的问题,汇总与反馈老同志们的意见与建议,稳步推进项目进行。调研工作从2018年9月至10月,走访了37位离退休教工、12位离退休教工家属、21位大学生,7位大学生家长、29位毕业校友,发放问卷200多份,从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需求点,为项目方案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项目组决定成立“报师恩助老志愿者服务队”,得到大学在校学生的踊跃支持,两周之内即有千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严格的面试程序招募了125名志愿者,张立新、赵毓、程宇宏等同志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急救知识、老年人心理、沟通技巧、志愿者工作方法等岗前培训。
开展志愿者培训
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
目前,项目已建成“一队一站一录”(“助老志愿者服务队”、“报师恩助老工作站”、“口述历史:我的回忆录”)为框架的“三个一”助老-德育综合平台,不仅能够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多方位助老服务,还发挥了大学生德育功能。志愿服务的具体服务项目包括:陪同就医服务;居家探访;为长者办理零星事务;老年大学课程(如英语口语、电脑课)助教服务等;养老院探访服务;“报师恩助老服务工作站”;“口述历史:我的回忆录”采访项目。
志愿者们为老同志提供各类服务
“报师恩助老志愿服务队”不但吸引了华工大学生的踊跃支持和参与,甚至五山地区其他高校如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艺术师范学院的学生们也纷纷报名参加。
该项目还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热烈回应和拥护。2018年10月项目启动之初,曾获“全国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的华南理工大学2003级工商管理班在班主任程宇宏的倡议下,捐资3.5万元作为启动基金。2018年11月,广大校友又捐资数万元,创设“报师恩志愿者助老服务工作站”,冠名为“益心茶舍”。
助老工作服务站——益心茶舍
工作站每日由大学生志愿者值班,负责接待离退休教工来访,收集他们的求助诉求、反馈意见和建议,登记离退休老同志与校友来访,进行志愿者派工与回访。
老教授分享成长历程
在众多服务项目中,值得一提的是“口述历史:我的回忆录”采访项目。早在项目调研阶段,退休教职工就已经反映,渴望与年轻大学生沟通、交流与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项目以“青春、事业和祖国”为主题,挑选了华工4位德高望重的华侨、归侨老同志,以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为导向,以学生采访、记录的形式完成了4部回忆录,项目由程宇宏担任指导教师。通过对华侨、归侨老同志的采访与回忆录整理,青年大学生能够真正体认到,只有把个体纳入到社会与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去,只有把自己完全融入民族与国家的发展,个体才有可能超越小我,超越有限生命,才能够世代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通过对华侨、归侨老同志的采访与回忆录整理,唤起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方向感。
新冠疫情防治时期调整志愿服务内容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开展了全面的抗疫部署。疫情对“报师恩助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2020年2月-7月间,由于采取封闭校园、大学生居家抗疫等措施,大部分助老服务项目中断、“报师恩助老服务工作站”也暂时关闭。另一方面,住家护工雇佣、长者送餐服务、户外锻炼、康复护理服务等都受到限制,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保健等需求无法得到保障。改善和调整助老志愿服务内容十分迫切和必要。
经过与华工离退休工作处协商,遵循先易后难、既解决老同志疾苦又确保大学生安全两个基本原则,对原有志愿服务项目内容进行调整。
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使助老工作站无法正常值班,许多老同志的需求也缺少反应渠道。因此,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户外服务宣传与展示活动,强化与校友组织的合作,宣传防疫知识、了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需求,更有针对性开展居家探访、零星事务代办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在分拣爱心物资
校园封闭管理使校友无法进入校园,许多校友希望有组织开展探访,或志愿替代他们探访他们所牵挂的离退休师长。另一方面,各校友组织为离退休老同志捐赠了许多爱心礼物和物资,物资的分拣与分发都需要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来完成。回应以上需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上门探视服务,采取周末、节假日前预约、有计划地上门探视活动,将社会各界校友的关怀与爱心传递给离退休老同志。
谢师联谊活动
封闭式小区管理对离退休长者的户外锻炼影响甚大,运动场所受限、缺乏替代性户外锻炼方案,是老同志们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为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与校友组织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服务离退休老同志的联谊活动,如2020年10月,华工工民建1990级校友会与志愿服务队合作开展了谢师联谊活动。
另外,大学生助老志愿服务队目前有38名体育特长生,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条件地开展户外散步、球类与田径运动陪同服务,对于改善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报师恩助老志愿服务项目组”一直持续开展。项目不但为学校的离退休教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得到广大校友的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毕业越久、越是有些成就,越觉得师恩深重,有机会回母校总想为老师们做点什么。项目为校友提供多了一个报答师恩的途径,实实在在地为老师们做点事,也能够为报答母校尽一份心意。而亲力亲为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加是收获满满,在实践中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他们表示,参与助老服务与志愿者实践,很有意义,能够培养自己的感恩精神、担当精神、关怀精神,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供稿:华南理工大学基层委 程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