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迎接解放:中国致公党领导人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
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中国致公党迅速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并派员北上参加新政协,共商国是,积极参加国家新政权建设。在毛泽东发出“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令后,中国致公党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解放军南下,为解放全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于5月2日,全文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
(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1948年5月5日,陈其尤与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马叙伦、郭沫若等人,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协。陈其尤等人向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
(来源:《万水朝东——中国政党制度全景》 陈延武著)
1948年6月9日,中国致公党单独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宣言》。
(来源:中国致公党中央档案室)
陈其尤在1948年6月15日出版的《公论》上,发表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与任务》的文章。
(来源:中国致公党中央档案室)
1948年8月6日,陈其尤代表中国致公党,与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文表示,共同拥护中共五一时局主张。
(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1948年10月18日,司徒美堂在指斥蒋介石发动内战,号召成立人民联合政府的同时,“发奋上进,揭民主政治之大旗”,郑重声明“中国致公党之民主工作乃洪门兄弟之良好楷模,必须团结并进,以争取中国革命之彻底成功。”
(来源:中国致公党中央档案室)
1948年,陈其尤与马叙伦、郭沫若等人,应中共之邀北上解放区。这些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政协会议的民主人士,从香港乘坐华中轮抵达东北解放区丹东后合影留念,左五持帽者为陈其尤。
(来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北京)召开,毛泽东发表讲话,前排右二为陈其尤。
(来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陈其尤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中国致公党发言。
(来源: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致信司徒美堂,指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召开,并希望司徒美堂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司徒美堂接受毛泽东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代表美洲华侨发言。
毛泽东致司徒美堂的信。(来源:《中国致公党文件选编(上)》)
1949年9月21-30日,司徒美堂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报到时签名。
司徒美堂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代表美洲华侨发言。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中国致公党代表合影。
由左至右分别为:雷荣珂、黄鼎臣、陈其尤、官文森、严希纯。陈演生因留守香港未参加会议。(来源:《中国致公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册》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编)
参加会议的中国致公党代表在签名簿上签名。(来源:洪门·华侨·致公网站)
1949年9月29日,政协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中指出:会上共收到提案14件,其中中国致公党提交的“维护海外华侨权益”的提案,是第一个以党派名义递交的提案,开创了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先河。
(来源:《中国致公党历史文献和文史资料汇编》)
1949年春,中国致公党一方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港、穗地区着重于会党工作,尤其在国民党军败退后与解放军进入广州前这一段“真空”期,劝阻广州帮会组织不要出来“捞世界”,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在保护工厂企业和人民财产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解放广州作出积极贡献。
伍觉天通过做民生公司几位负责人的工作,使民生公司在加拿大新定造的八艘设备新颖的客轮全部留在香港,免遭国民党的征用。
时任西南运输处长的致公党员冯君锐利用自己担任国民党政府主管广东、广西五省汽车运输的西南运输处长的职务,使西南运输处在惠州的汽车和修理工厂完好无损,对于解放初繁忙的公路运输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时任致公党香港分部负责人陈飞接受致公党中央指示,与宝安县当地游击队人民武装配合,利用会党关系策动火车头司机把火车机车经过罗湖开到香港,避免遭受国民党军队的破坏。
时任广州国民党中央银行襄理、致公党员左大炘在广州解放前夕,坚持留守在广州国民党中央银行,团结银行职工,迎接解放军,成功地保护了金库,免遭劫运。
广州解放前后,致公党员邓坚以茶楼老板的身份作掩护,配合解放军解放广州和稳定新政权的工作。
图为茶楼所在地现貌,以及保存完好的邓坚用来匿藏重要文件的小凳子。(来源:致公党员邓坚后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