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曹鸿鸣代表: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坚实步伐。尤其是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参政履职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议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数据统一分级分类标准,构建新型互联网平台监管体系;培育壮大新消费群体,打通限制消费难点堵点,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和活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力水平,适时出台在华投资普惠性政策,多渠道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就业。
闫傲霜代表:报告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和问题实事求是,对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回应了人民的期盼,工作任务部署目标明确、措施务实,坚定信心、催人奋进,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我完全赞同。研读中有三个方面感受印象深刻,希望相关部门在落实中进一步加大力度。第一,在政策出台时,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审查,关注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破解难点,打通堵点,持之以恒地把相关的政策落实好。第二,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非常赞成,认为特别是要把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应用于民生。第三,谈三个建议。一是,建议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覆盖医务人员,医疗领域技术成果需进一步明确认定方式和标准,针对科技成果“里程碑”式转化实施周期不同,设定税收优惠期限。二是,总理关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里提到了创新药,国家也推动了创新药惠民“双通道”管理模式,建议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大力推动政策落地,实现处方流转、药品购买和医院使用的贯通,在有条件的地区发挥研究型病床作用,支持地方医疗保险根据患者使用创新药需求,拓展选择范围。三是,报告第12页倒数第四行,建议修改为“要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培养新的增长点”。 徐晓兰委员:对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三点建议:一、完善创新技术和产品采购应用政策,破除在制度、免责、激励机制以及绿色采购方面障碍,推动创新产品加大应用力度。二、加快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帮扶与发展并举,加强对政府和大企业的失信惩戒,切实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卢国懿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两点感想:一、内容充满底气和自信,未来可期。二、报告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非常务实。提两点建议:一、应下大力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时间节点和影响做深入研究,趋利避害。二、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末梢,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议在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优化对其领导层的考核监督机制,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使其享受平等的市场地位。 高秀梅委员:听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有三点体会:一、政治站位上有高度。二、委员履职保障上有力度。三、政协协商议题很精准。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收到各方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万多篇,采用6000多篇,建议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将结果在报告中予以体现。 蒋鹏举委员:去年全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彰显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我作为常州市副市长,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要求,加快打造中以常州创新园、工业母机实验室、碳纤维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发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实践。 张华俊委员:去年我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学习培训、主题教育、有关会议分组讨论和专题报告会,有很大收获,新的一年将进一步履好职尽好责。建议将每年9月21日设为政协委员活动日,激励委员不忘初心、为民履职。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去年取得的非凡成绩实属不易,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陕西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问题不少,我们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大治理大气污染力度。 丁时勇委员: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退出,而是要以新质生产力进行改造和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二、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科技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三、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巩固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张 晨委员: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很务实,非常赞同。报告在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上有非常务实的举措,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丰富的一次。目前,我们的养老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提四点建议:一、长护险制度需尽早设计并全面实施。二、完善养老职业体系,促进就业。三、完善适老化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新建小区需符合老龄友好环境建设标准,老旧小区需按适老化要求改造。四、搭建更多的供需对接平台,宣传提供适老化产品,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发展。 徐旭东委员:提两点建议:一、把人口负增长作为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问题来对待。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就是人,人力资源不足,人的需求不足,将制约经济发展。二、把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些重要城市财政紧张,难以加大力度促进中间阶段技术研发。建议政府通盘布局,直接在科技资源优势区域投入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企业。 侯茂丰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2023年,海南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建议:支持海南建立国际消费品合作先行区,为恢复和扩大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探索经验、发挥示范作用,以符合条件的一些特定商品做试点,比如食品等日用生活品,开展岛内居民消费品进境商品免税压力测试,为逐步实施岛内居民消费品免税政策创造条件。 张柏青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完全赞同。报告在2024年工作部署中提到,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去年我参与的几个传统建筑行业项目试点情况看,效果很好。我国工程师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定能够实现,建筑业通过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议:一、制造业标准和建造业标准要协调配套。二、在时机成熟时,考虑由国家层面将建筑业的规划审批、质量监管审计、招投标体系全部由图纸变成建筑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