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聚焦2024两会 > 两会速递

媒体声音|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建红色侨文化博物馆


  

《广州日报》 1月20日 第四版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履职

  1月22日至24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在广州召开。会前各个民主党派陆续向大会提交集体提案,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日前,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民革广东省委会、民盟广东省委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民进广东省委会陆续召开通气会,向媒体通报提案工作情况。今年省两会期间,各个民主党派将带来哪些提案?关注哪些话题?即日起,广州日报启动2024年省两会预热报道,首篇关注今年各个民主党派提案工作准备情况,后续将选取精彩提案进行持续、深入报道。
  ……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
  突出侨海特色将提交25件团体提案
  据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黄小彪介绍,2023年,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紧扣中心任务,围绕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积极参政履职。一年来,省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参与政党协商,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省委会成立“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组,指导推动各级组织和各专委会围绕广东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积极建言,形成了一批参政议政成果。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和城乡建设、绿美广东、民生与社会治理、侨海等主题,今年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向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1篇大会口头发言,25件团体提案。在致公党一直关注的“侨”和“海”方面,提出建设红色侨文化博物馆、积极拓展东盟“朋友圈”、进一步汇聚侨资侨智侨力助力我省“五外联动”、加强“法学+小语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提案。在社会民生方面,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还提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城市巨灾应急体系建设、优化临床研究管理、加快推进原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改制设立陆丰市星都镇等提案。
  ……

  图片

  (转自“广州日报”,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黎慧莹)
  

广东人大  1月22日

  代表报到!共同关注广东两会这些民生“干货”

  广东开启“两会时间”!1月21日,广东省人大代表们陆续抵达住地报到,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建议,将投入参会履职工作,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民发声谋福祉。

  (转自“广东人大”)
  

中新网  1月20日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建红色侨文化博物馆

  广东省红色侨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没有一座承载粤侨在红色革命洪流中展现的独特精神的博物馆。记者从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今年将向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团体提案,建议在该省建设红色侨文化博物馆,做好新时代“侨”文章,讲好新时代“侨”故事。
  据介绍,广东较有代表性的红色侨文化资源包括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支持和参与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革命史;80多年前香港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大营救中涉及到广东的历史;100年前广州(广东各地)侨界先进知识分子拿起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历史;解放战争时期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支持和参与广东解放的历史;粤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红色情报活动历史;新中国建立后粤籍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参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等等。
  该项提案称,粤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是广东发展的一笔财富,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都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在广东省筹建专门展示红色侨文化的博物馆,有利于加深国内群众和海外侨胞对红色革命历史发展的理解,深化对红色侨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共党史资源;有利于凝聚侨心,赓续红色文化传承,引导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支持参与广东改革开放事业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感染侨后代继续走祖辈的红色道路,以侨后代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方式,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上发挥更大功效。
  提案具体建议,将红色侨文化博物馆建设纳入省有关规划中,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特色的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以及国内外知名的文旅景点、特色鲜明及功能突出的侨文化基地、独具特色的粤港澳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侨文化的研究基地。
  (转自“中国新闻网APP”,记者:郭军)
  

广东新闻广播  1月20日

  关注民生热点!各民主党派围绕医疗、就业、养老等问题建言献策

  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于1月22日至24日在广州召开。各民主党派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围绕推动数字医疗发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推动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建言献策。
  ……
  青年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毕业即就业是青年群体最大的民生期盼。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黄小彪建议,持续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提升青年就业数量质量,搭建平台服务载体,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为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汇聚青年力量、注入青春动能,“要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发挥中小企业作为就业主体的作用,来增加我们的就业岗位;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拓展高校毕业生求职渠道;要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多元化创业培训体系,促进青年就业。”
  ……
  (转自“触电新闻”,记者:查浩)
  

广东新闻广播 1月21日

  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广东“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即将开幕,多位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解决广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一些堵点难点问题,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贡献力量。
  ……
  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22年,广东省乡村常住人口3191.4万。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农村消费活力,不仅满足农民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黄小彪建议,要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优化农村市场商品供给,“要补齐城乡流通发展短板,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构建县镇村三级商品流通体系。要向农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引导相关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汽车家电下乡活动,推动文艺演出、医疗美容、养老保健等服务向农村延伸。”黄小彪说道。
  (转自“触电新闻”,记者:查浩)
  

《信息时报》 1月21日第二版

  各民主党派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月22日至24日,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在广州召开。会前各民主党派陆续向大会提交集体提案,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记者了解到,今年各民主党派纷纷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发展出谋划策。
  ……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高质量发展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了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旨在提升该地区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和协同效能。提案指出,虽然该地区港口群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缺乏整体性规划、统筹协调不足、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委员表示,“需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港口发展战略,实现功能互补。”
  提案建议包括: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高质量发展规划,包括整合现有规划,构建协同、互补的港口发展体系;健全港口群政企协调合作和监督机制,包括建立三地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区域协调合作的有效开展;推动港口融合发展,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协同三大枢纽港与其他港口,实现“一盘棋”的全局效应。提案表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图片

  (转自《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中新网  1月22日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携25件团体提案参加省两会

  记者近日从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召开的省两会媒体通气会了解到,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今年将向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1篇、团体提案25件,主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和城乡建设、绿美广东、民生与社会治理、侨海等主题。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加快传统产业的数智化改造升级、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高质量发展、加快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打造潮玩产业集群、构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新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提案。
  为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和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数字农业新业态、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等提案。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提出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重视城市第六立面提升工作提案。
  围绕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大力建设绿色供应链、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提升森林质量、积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深挖制造业绿色节能改造潜能等提案。
  在致公党一直关注的“侨”和“海”方面,提出建设红色侨文化博物馆、积极拓展东盟“朋友圈”、进一步汇聚侨资侨智侨力助力广东省“五外联动”、加强“法学+小语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提案。省委会还关注民生和社会治理,提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城市巨灾应急体系建设、优化临床研究管理、加快推进原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改制设立陆丰市星都镇等提案。
  (转自“中国新闻网APP”,记者: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