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信息时报》A02版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生保障始终是重中之重,而“一老一小”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今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下称“大会”)在广州开幕。各民主党派广东省委会及省政协委员怀揣着过去一年的深入调研成果,积极向大会提交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为民生福祉建言献策。
在众多提案中,“养老”与“托幼”议题受到关注。结合当前新兴的陪诊服务,提出制定陪诊服务行业标准,完善规范陪诊服务,提高陪诊用户满意度的建议;在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方面,有提案建议尽快出台《广东省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并配套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指南,明确“托幼一体化”园所的管理标准、服务规范、资格准入等关键内容,以期为婴幼儿提供更加系统、连贯的保育与教育服务。
……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逐步将0~3岁托幼机构与3~6岁幼儿园融合管理
为缓解生育压力,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广东省近年来推出多项惠民举措,特别是在托育支持政策方面取得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已拥有9000余家托育机构,提供托位超过50万个,数量和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托育服务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显现。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同样关注托育话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提交集体提案《关于完善我省托育支持政策,打造优质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提案首先强调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建议广东省以国家制定托育服务法为契机,完善广东省在托育补贴、托幼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让托育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提案还将呼吁设立更具统一性、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和机制,理顺各部门职责,构建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工作推进体系,以有力推动托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丰富托育供给层次方面,提案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普惠托育服务的公共投资,将资源重点投放在粤东西北等人口密集、资源少的地区;根据价格敏感度调整收费标准,建立困难家庭托育保障,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群体;为托育机构提供税收优惠、差别化奖补等政策支持,激励市场提供更多样化、高质量的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托育中心、家庭式托育等新型、个性化托育模式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当前托幼分离的管理模式,提案建议,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实现统一管理,包括建立统一备案标准,规范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审核、备案流程;逐步将0~3岁托幼机构与3~6岁幼儿园的管理进行融合;制定0~6岁整体性、连续性的教育目标以及可操作的课程标准,统一托育基础教材等。
(作者: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1月14日 南方都市报APP
两会新质说 | 解锁提振消费新动力,“首发经济”成高频词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此前,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消费人口、消费总额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广东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等一系列惠企利民的举措,在促进消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持续促进经济向好?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围绕提振消费话题建言献策。
为文旅名片打造提“金点子” 首发经济成“热词”
……
此外,民革广东省委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也在相关提案中建议,可积极探索“公园+首店、街区+首店、社区+首店、文创+首店”等新模式,推动新型商圈与数字空间的融合业态,把国潮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等有机结合,举办“概念首店”“产品首发”“IP首秀”等活动,并鼓励本土传统、优势特色品牌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开展厂店融合首秀。
建言“银发经济” 打通需求端和供给端
……
大力发展银发旅游行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老年人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针对银发旅游市场不规范、产品供给不匹配等问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要进一步健全老年旅游法律法规,探索制定强制性的老年旅游安全保障标准,同时加大景区观光电梯、防滑步道、无障碍卫生间、一键报警按钮等老年友好设施的投入,并通过推出更多面向旅游机构及个人的老年人出游保险产品,为适老化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保障。
重监管,强兜底 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从制度、法规、监管、标准等多领域、全方位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基石,更是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举措。
致公党党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潘尚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出台直接刺激消费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制度。“推动教育公平、减轻就医和养老负担,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中青年作为消费主力军,才能更有信心专注于工作和消费。”在他看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消费是非常关键的。
……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有修改)
1月14日 广州日报新花城
广东两会·热话题|委员建言十五运,同声同气办好会
1月14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记者发现,不论是在个人提案、集体提案,还是在“委员通道”上,今年多位省政协委员关注到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十五运会,建言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
……
粤港澳应如何加强合作办好全运会?多位委员表示,要做好体育产业的“软”“硬”联通,实现“同声同气”共同办好十五运。
……
以同源文化为纽带,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深度交流合作也有望打开新局面。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深挖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特质,支持醒狮、武术、龙舟等具有岭南特色的体育文化交流;创建粤港澳青年体育联谊交流平台,融体育交流、文化展示、教育引导为一体,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深度交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圈建设,加强粤港澳三地以及国际体育交流合作,传播体育正能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为体育强国建设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关注,且呈现参与性好、社交性强、有益身心健康、消费拉动强、可反复等特点。我国体育消费潜在市场规模大,体育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也在集体提案中建议,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突出体育消费引领功能,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借鉴北方“冰雪经济”发展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GDP贡献度;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围绕竞技体育产业,构建体育表演业、培训业、制造业、旅游业等产业集群,形成示范和引领作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群做大做强,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文化节等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和消费者前来体验。同时,增加体育科研投入,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体育科研,提高体育科研知识成果产出,形成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十五运会,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的里程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体育品牌赛事,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该提案建议,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对粤港澳竞技体育系列赛事进行统筹规划,提升综合影响力。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体育赛事IP(如香港的赛马、澳门的赛车、广州的足球等),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体育赛事协同共建格局,优化提升现有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水平,同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优越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高端体育赛事,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体育明星。
……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1月15日 21世纪经济
向新而行2025|广东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划重点”
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4万亿元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双向发力。
……
“企业跟上技术迭代要用好产学研合作机制,广州工控正与鹏城实验室联合成立工业智能创新中心,加速工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攻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致公党党员、广州广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宾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
(作者:吴佳楠 编辑:孙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