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

黄武:全面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图片

黄武在致公党广东省委会2023年第3次集体学习(扩大)会上作重点发言
  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2年,中共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至此,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主题、主调和首要任务。
  如何全面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与大家分享我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是在总结过去、考量当下、展望未来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总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其核心是量与质的关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没有给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套具体指标体系,高质量发展是不是就不再讲增速与增量呢?显然不是,高质量发展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增速与增量的基础上,没有适当的增速与增量肯定不是高质量发展。但在高质量的价值追求中,在量与质的平衡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把质的提升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关系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
  第二,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是包括党的领导、民主政治、文化、教育、民生等等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不是高质量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区域得不到快速增长,不是高质量发展;只有国内大循环的单循环发展,不是高质量发展;国强民弱不是高质量发展;只追求一部分人富起来,而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不是高质量发展;以牺牲人的权利为代价获得经济发展也不是高质量发展。一句话说,高质量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而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的百花齐放。
  第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个理念回答了高质量发展依靠什么,如何实现和目标追求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把创新放在首位,这是因为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高质量发展。所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必须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高质量发展,不争一时一地,不争一城一池,而贵在重效率看长远。
  第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提出的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在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大循环是主体,处于核心地位,但国际循环也同样十分重要。国内国际相呼应,才是双循环。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须推进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还必须胸怀天下,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中,运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本文为省委会主委黄武在9月25日省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