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惠东支部事迹


惠东支部成立于1996年12月, 历经2001年、2006年换届,现为第三届支部委员会。2006年换届后由吴贵斌任主委,吴小军任副主委,刘艳军任委员;2009年11月届中调整后由吴小军任主委,刘艳军任副主委。本届惠东支部有成员18人,其中15人有大学学历,3人有大专学历;全部有高级或中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2人。党员中担任市人大主席团成员1人、市政协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1人,县政协常委2人、县政协委员4人;科级干部3人,事业单位中层干部5人。
惠东支部秉承“致力为公、参政兴国、参政为民”的宗旨,积极参加“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惠州市委会的统一部署,不断激发党员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发挥参政党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树立了组织的良好形象。
一、积极履行参政党基层组织的职责,努力为惠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充分利用各种政治平台,积极发表党派声音。一是2006年换届以来,支部主委和其他骨干党员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通过县政协组织的各种协商议政活动,先后就县城十项民心工程、十大重点项目、十个方面惠民措施等重大决策和县党政领导班子人选等重要事项进行政治协商,发表党派意见,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充分利用政协大会发言和各种会议发言发表党派意见和建议。2006年换届以来,先后由吴贵斌、吴小军、刘艳军、宋冰清等党员代表党派在县政协大会上以正式发言、书面发言、即席发言等形式发言5人次。在县政协新春茶话会、中秋座谈会,以及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办的其他大型主题活动上发言10多人次。每次发言支部都非常重视,将每次发言都当做一次展示支部形象的机会,在人选及内容上反复协商,因此在惠东为党派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二)深入调查研究,努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换届以来,共完成专题调研报告4篇,分别题为《关于免费开放南湖公园的建议》、《创建卫生城市,建设和谐家园》、《保护生命之源,建设生态优美惠东》和《开发莲花山高端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的建议》。内容涉及民生与发展问题,转为政协大会发言后,因调研深入,分析深刻,建议可操作性强,都得到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所提意见建议大多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内容。其中南湖公园已经实现免费开放,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创建卫生县城已经实现,使惠东城市建设上了一个台阶;水资源保护和莲花山开发,也已经引起惠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建议的一部分成功转化为现实,还有一部分正在落实中。这些调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对推动惠东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大大提升了我党的形象。
(三)调动党员积极性,不断提高提案质量。2006年换届以来,支部实行奖励制度,对撰写提案的党员给予奖励,对所交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的党员进行重奖。几年来,支部和党员共上交提案30余件,其中有7件在县政协大会上被评为优秀提案。其中由大会发言转为提案的《关于免费开放南湖公园的建议》、《创建卫生城市,建设和谐家园》、《保护生命之源,建设生态优美惠东》和《开发莲花山高端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的建议》,以及《关于“二江四岸”建设的提案》、《关于发展惠东高中教育的提案》和《关于保护、整理和发展惠东渔歌的提案》等一批提案得到办理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注重实效,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责。2006年换届以来,吴贵斌、吴小军、杨宇翔、宋冰清等党员分别被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聘为评议员、监督员等。党员作为行风评议员参与评议国土、建设、规划、国税、地税、计生等多个部门;作为人民监督员参与县检察院案件审理多宗;作为廉政监督员参与县法院等多个部门的廉政监督工作。党员中的市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积极履行代表、委员职责,客观公正地参与万众评公务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二、做好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力。
2006年换届以来,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通过支部组织或参加单位组织、社会组织的捐赠活动服务社会。党员们在各自单位或社会组织的捐赠活动中慷慨解囊,先后为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汶川震灾、惠东“6.13”和“7.30”洪灾、新疆玉树震灾等捐款捐物,为慈善总会捐款,还为其他困难群众捐款。支部还专门组织了党员为玉树灾区捐款和为龙门蓝田瑶乡捐书的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回报社会,受到教育。
(二)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帮扶活动服务社会。支部党员汪临兰同志参加了县人民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为贫困群众送医送药。支部党员吴小军同志参加了县里统一安排的科级干部帮困扶贫活动,每年为对口帮扶户、双女户支持资金超过三千元。
(三)同时支部还联合有关单位开展慰问、捐赠等活动。积极参与“五侨联动”,联合各涉侨单位到侨乡对困难归侨、侨属开展慰问、捐赠活动,关注他们的疾苦,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与社会影响力。
(一)突出“侨”、“海”特色,不断加强组织发展。换届以来,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非常注重质量。一是把好素质关。换届以来新发展的5位党员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二是注意突出“侨”、“海”特色。5位都有海外关系,有侨属,也有台属。其中本届内新发展党员贺勇峰同志当选为县台联会理事,并代表台联会成为县政协委员。
(二)注重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理论素养。一是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2006年换届以来,大多数党员参加了市委统战部和致公党市委会组织的统战理论学习,其中吴贵斌、吴小军同志还参加了致公党省委会在省社会主义学院进行的学习培训。二是积极参加统战理论研究。党员有论文在省委统战部课题招标中获立项,有在省致公党征文中被收入集子或在省市致公党刊物发表文章。
(三)拓宽知情论证渠道,激发党员参政意识。2006年换届以来,支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党员参政积极性,拓宽党员知情渠道,提高党员参政能力。一是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和省、市、县的一些重要文件精神帮助党员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二是通过参加人大、政协调研视察活动学习履职方式方法。三是通过支部组织参观县城十项民心工程、参观县民营企业等活动,激发党员爱县之情。
(四)加强与党员的沟通联系,增强组织凝聚力。一是支部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活动,组织慰问老党员、女党员和生病党员,在经常性的沟通联系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二是届内先后组织了与惠大一支部、惠阳支部等兄弟支部的联欢,在活动中提高党员的集体荣誉感与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五)鼓励党员在本职工作中成名成家,为党派添光彩。2006年换届以来,支部党员在本职工作上表现突出。吴贵斌、吴小军、刘艳军、舒北龙、杨宇翔、秦平平等多位党员都曾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其中吴贵斌同志担任市、县政协常委,惠东中学副校长,2009年10月调入致公党市委会任专职副主委。杨宇翔同志为市人大主席团成员,县人大常委。吴贵斌、吴小军、刘艳军被提拔为科级干部,宋冰清、廖志涛、汪临兰、吴冬梅、马美华等同志被提拔为本单位中层干部。
此外,还充分利用支部文艺人才的优势,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展示党员形象。党员苏北龙同志的画作被致公党中央和致公党省委会选用、参加国内外各级书画展览,党员廖志涛参加或组织县里各种文艺演出,党员吴小军、刘艳军在省内外发表文学作品、出版个人作品集等,都为支部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