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防控疫情广东致公在行动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东致公在行动(十四)


【致公风采】
   朱新进:奋战在一线的影像学专家
   2月6日下午三点,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门诊大门前,致公党佛山市委会副主委、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朱新进与他的团队提前到这里,准备欢送两位患者。三点十分,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组的陪同下,来到门诊大门向早已等候在这里的记者和市民致意。负责这次救治的专家组对他表示祝贺,护士向他献上鲜花。手拿鲜花的患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与朱新进等人来个集体合影。
   与患者一样露出灿烂笑容的还有朱新进,这是他春节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是他第一次从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病床前首次走到医院的门诊大堂前,心情跟午后的天气一样舒适。
   在他与他们团队的集体治疗下,两名患者的顺利出院,让他的一直紧张的心情终于松了一口气,跟患者一样有着激动的泪花,背后的疲惫让人心疼,更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是在患者即将离开医院那一刻,朱新进与患者一起竖起大拇指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喊声:“中国加油!佛山加油!一起加油!”
   这两例患者是佛山第三和第四例患者的出院。其中一名患者蔡先生,22岁男性,在澳门学习,1月20日由武汉来到佛山。1月22日到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就诊接受隔离收治,1月24日转诊至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后转市级定点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朱新进告诉记者,该患者发病时均以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主,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症状均已消失,复查核酸等各项指标结果达到出院要求,经市第四人民医院组织专家组确认,符合国家规定的出院标准,2月6日予以出院。他出院时第一句话就说:“感谢医生的付出,感谢这里陪伴我的每一个医生。”他还鼓励其他的患者:“一定要对我们的医护人员抱有信心,他们站在一线,每天冒着危险来帮助我们,给我们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配合抗‘疫’一线的工作,也祝愿其他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朱新进与其他的医护人员听到这样的话,心情激动,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对他和其他专家付出的最大肯定。朱新进坦言:“这也是我临时被调到这里参加救治的目的,总算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患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从1月31日到现在,朱新进已经在这里待过最难忘的“春节假期”,也是他最“充实”的一个春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佛山已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指定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市级两家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佛山将进一步落实“四个集中”救治措施,集中优质专家和优质资源,尽最大努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就是这样,作为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朱新进在年前几天就接到通知,自己是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专家组成员及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专家组成员,春节期间便在佛山一直待命。“原本一家人要回湖南老家,与96岁母亲过节,然后初二去看望岳父母,妻子及孩子为了陪同,只有放弃回家。”朱新进透露,没有想到,大年三十晚上接到市二医院通知马上回感染疾病科参加疑似病例会诊,开始了“打战”。大年初二开始,朱新进与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取消休假正式上班。大年初七(1月31日)上午医院及市卫健委通知,成立临床专家组,他是7名成员之一,是团队中唯一的影像学专家,立即抽调到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按战时医院运作。
   “我一进到这里,首次走到门诊大堂来,除了休息,整个人一直都在病房里面工作,可以说是工作是连轴转,停不下来。”他告诉记者,大年初七马上报到后,他负责每位发热观察病人及确诊住院病影像学诊断。每天上午8点及下午4点讨论所有新冠肺炎病人情况,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每天都要用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要洗或消毒无数次手,手指都破损了,也不能每天回家。”他告诉记者,虽然停不下来,但是,心里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是战时作战,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天职及使命,医者仁心,这是信任更是使命,更是作为一名致公党员的神圣职责,“致力为公”需要化作具体的行动。
   这段战时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此,朱新进深有感触地说:“最开心的是经过多天的努力,很多病人都有好转,病人对我们很信任,特别是2月6日又有2位患者出院了,内心真的很高兴。”
   “我相信一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朱新进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提醒市民,平时特别要注重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我们收治的患者当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将加重治疗的难度,如果是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救治难度比较高。希望市民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重锻炼身体,要特别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身体有更好的抵抗力。同时,病人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信心,一定要按照传染病的规则,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要真真切切做到这四个“早”。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朱新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体医务人员众志成城、冲锋在前的战斗精神,有致公党员上下同心致力为公的初心,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采写/致公党党员 珠江商报记者王晓琦,有修改)

   李晓勇:勇士们,向前冲
   《勇士们,向前冲》

真正的勇士,
敢于直面新冠病毒的威胁,
敢于正视未知的风险,
敢于冒着生命的危险。
没有硝烟,
但并不意味没有战斗;
没有冲锋陷阵,
并不意味着不是英雄。
疫情面前,
我们牢记救死扶伤初心使命,
为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疫情就是命令,
责任就是担当!
应对疫情防控,
勇敢面对、奋战一线;
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起来!勇士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当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最严重威胁的时候,
每一个勇士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战争已经打响,
任何艰难险阻,
都阻挡不了勇士们战胜敌人的斗志,
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伟大的勇士们,
前进!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我们一定能全面彻底地消灭疫情!
也一定能赢得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的战争!
               --李晓勇2月3日写于广东江门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江海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致公党江门市委会江海支部副主委李晓勇,是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领导。江海分院作为区定点发热门诊医院及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压力和挑战并存,而他不畏艰难,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站在抗击第一线,守护江海区人民健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江门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还有许多致公党医务人员的身影,他们“逆行”向前,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积极应战,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向他们致敬!

                               (供稿:江门市委会)

   我们在一起
    ――记暨大致公党人抗击疫情点点滴滴
   全国全面抗击新冠疫情已经两周了,每天都有疫情状况播报,每天都有预防宣教,处处都有防控处理,时时都有感人故事,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和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一起,共抗疫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全国“双一流”高校―暨南大学附属的三甲医院,虽不是定点救治医院,但全院上下团结一心,认真执行国家及省、市各项防控疫情政策,积极组建广东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留在后方的医护人员也积极报名志愿者和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疗卫生工作者不辞艰辛、无惧风险、救死扶伤的初心与使命。
   在医院工作的致公党暨南大学医学总支的党员们在致公党暨南大学基层委主委彭雪梅的带领下,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战斗中。除了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和在一线科室值班的致党员们,还有很多非一线科室工作的致公党员们也想办法为防控疫情多做点事。
   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医学总支党员温旺荣在医院领导下,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他为组长的新冠疫情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制定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指南》,结合自身科室实际情况,余广超副主任技师起草了《临床医学检验中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消毒指引》,经应急小组讨论、审核后迅速实施,提高了全科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护意识;集中订购、统一管理防护消毒物资。同时将全科规范三区划分,调整了人员进出通道;加强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强化高风险标本签收、传递和检验后处理;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在这些措施的保护下,自春节前起就有序地坚守岗位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尤其重视对发热患者的样本检测。
   非医护工作者的致公党员们也时刻关心着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通过微信等方式传达对他们的关心与敬佩之情,也向身边人宣教防控疫情的方法,深知良好的身体抵抗力可有效地对抗新冠病毒。
   为表达致公党员们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敬意,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致公党省委会文体委主任任海鹰与文体委委员、暨大基层委党员宋力教授和张海虬老师联系,于2月7日从基地农场摘收了四百斤的水果番茄,在大家都尽量远离医院避之不及时,亲自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大医学总支主委王淑梅和党员温旺荣主任、李沙教授,与医院工会主席沈洁薇代表医院接收了这份送给医务人员的温暖问候,并向文体委送上感谢信致以诚挚的谢意,表达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致公党省委会文体委的感谢。
   在全民抗疫特殊时期,需要全社会团结一致、并肩战斗。作为致公党员我们谨记“致力为公”精神,在这个特殊时期,想说一声“我们在一起,一直!”

                               (供稿:暨大基层委 李沙)

   【市县组织】
   广州致公在行动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条战线上的侨海支部党员积极投身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宗旨。
守好广东“北大门”
   2月5日下午,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副主委、韶关市副市长陈磊先后到乐昌市坪石镇107国道省际联合检疫站等8个检疫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了解防疫消毒物资配备情况。看望了驻守在京港澳高速粤北联合检疫站的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到乐昌市有关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调研复工复产情况。

   支援市委会抗疫一线党员
   2月7日,侨海支部发展对象、泰国深圳总商会副会长谢羽,代表商会向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捐赠 2000个口罩。根据各基层目前报送的党员参加抗击疫情工作的情况,市委会决定用这批口罩支援奋战在抗疫一线、对口罩需求最为迫切的医护、街道、社区和市场、卫生监督部门的党员,让抗疫一线的党员能够平平安安工作。

                           (供稿:侨海支部)

   中山致公在行动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山市致公党员纷纷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或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开展爱心援助,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己所能。
   中山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山市委会主委、市财政局局长吴竹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通过履行资金保障职责、畅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加强内部防控工作、研究制订稳企安商财政扶持政策等,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市委会副主委、博爱医院副院长彭侠彪始终坚守医院岗位,靠前指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市委委员、市侨联秘书长邓洁恒积极发动中山侨界群众和联系海外乡亲,为祖国、家乡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
   作为三角镇分管社会事务(残联、红十字会、慈善会)、人口计生、医疗卫生工作的副镇长、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理论宣传委员会主任杨绍平已连续大半个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基层第一线,每天加班加点研究、落实、布置、督查各项防疫工作,舍小家为大家,为守护三角镇人民的健康不遗余力。
   市委委员、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黎卫一直坚守在医院岗位上,同时积极关注社情民意,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献言建策。此外,他还向中山市红十字会捐款,并且响应其母校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校友会的募捐。
   第八支部主委、退休后仍返聘石岐苏华赞医院的医生郑海曙,坚守在发热门诊,不畏风险,直面疫情。作为一名侨眷,郑海曙还积极响应市侨联和侨友会的募捐,为抗击疫情出钱出力;致公党员、广东聚宝屋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玲以公司名义捐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致公党员、广东金桥百信(中山)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德鹏早在疫情发生伊始,就主动与市委会办公室联系,提出捐款意愿,后来考虑当前防疫物资比资金更紧缺,于是想法设法购买了价值5800元的防疫物资,分别捐助给了东区办事处、沙溪镇政府、市侨联、沙溪理工学校等单位。此外,他以所在的律所和个人名义在捐款。
   致公党员、原博爱医院副主任医师望艳美通过中学校友群捐款,支持湖北抗击疫情;春节期间在南美洲旅游的致公党员刘军,经美国转机回国时,与团友一起协助旅行社将洛杉矶华人捐赠的口罩,每人两箱带回中山。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也见证了海外华人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诠释了中华儿女齐心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分工不同、目标一致。在向致公党员了解抗击疫情的工作情况时,不少致公党员都表示,自己只是做好自己份内工作,职责所在,不值得报道。但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坚守岗位,各司其职,才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在为抗击疫情负重前行,众志成城,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迎来最终的胜利!

                                  (供稿:中山市委会 梁红辉)

   江门致公在行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江门市致公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还以捐款捐物的形式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新会总支部组织党员发起募捐,分别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新会区红十字会、新会区慈善会捐赠;蓬江一支部党员谭健武以江门市锐兴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名义联合江门市湖北商会,向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捐赠价值66万元的物资(共计66箱陈皮制品及茶包)。

                    (供稿:江门市委会 傅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