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组织】
乔羽率队开展“企业暖春行动”
连日来,佛山市副市长、致公党佛山市委会主委乔羽率市2020年“企业暖春行动”第二十工作组,深入企业调研,指导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认真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纾困。
工作组先后走访了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正圣金属贸易有限公司以及狮山镇的唯尚家具、伟业铝厂和华昌铝厂等企业,走进企业展厅、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防疫措施落实和复工复产情况,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以及员工返岗情况等,并为企业送上一批防疫口罩。
乔羽表示,疫情发生后,各企业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充分体现了企业防控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强。当前,企业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推动复工复产工作,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不断加大各方面帮扶力度。佛山市已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和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十条指导意见,坚决取消各种不合法不合规或超出当前防疫工作需要的限制,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物流、产业配套、防护物资紧缺、资金紧张等问题。他还现场叮嘱各属地党委、政府要想方设法营造企业复工复产良好环境,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供稿:佛山市委会)
中山市政协党组书记唐颖走访各民主党派机关
2月26日上午,中山市政协党组书记唐颖走访市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办公室,看望机关干部,送上新春祝福和关心。
唐颖对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长期以来对人大、政协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民主党派市委会能继续与市政协机关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一如既往地支持政协的各项工作。他希望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和党派成员能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为中山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建言献策。他叮嘱机关干部要做好疫情防疫工作,保障身体健康,并表示市政协将加强统筹协调,认真搞好服务,为各民主党派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庾江碧等陪同唐颖参观致公党市委会机关,并介绍致公党的基本情况。
(供稿:中山市委会 梁红辉)
吴竹科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当前,中山市正在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市委会主委吴竹科近期多次到镇区,指导复工复产工作。
2月21日,吴竹科前往中山市南头镇就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指导。在镇政府,吴竹科与镇党政领导班子部分成员、镇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主要听取长虹电子、奥马冰箱等重点企业和镇商会主要负责人关于复工复产的情况介绍及诉求。
听取镇区和企业的汇报后,吴竹科充分肯定了南头镇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所做出的努力,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务必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务必全力落实“稳企安商”各项措施;三是务必团结一致打赢防疫阻击战。
为加快推动中山市的复工复产的步伐和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吴竹科还撰写《从新冠病毒防控和复工复产看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与短板》,总结中山市在疫情防控措施和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分析存在问题,就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全力以赴补短板,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供稿:中山市委会 梁红辉)
邵杭伟到大岭仔社区检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2月21日下午,茂名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市委会主委邵杭伟到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城南街道)大岭仔社区,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和防疫期间复工复产工作。茂南区政协副主席王燕以及有关包联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检查。
邵杭伟听取了社区负责人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情况汇报,了解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调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强化细化措施,有序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供稿:茂名市委会 陈太生)
佛山市委会支援镇街社区抗疫防疫工作
2月25日,致公党佛山市委会向深圳市鑫梓润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捐赠了一批防护物资,包括医用口罩1000个、消毒喷雾200瓶、消毒液200公斤、免洗洗手液500瓶、润唇膏500支、护手霜1000个等,将为禅城区张槎片区300个环卫工人提供防疫物资支援。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小霞,市委委员、禅城总支主委李浩,市委委员、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新胜,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何新荣和委员郭一凡参加了物资捐赠仪式。
此外,致公党禅城总支向区委统战部捐赠了一批防护物资,包括医用口罩2000个、消毒喷雾200瓶、消毒液100公斤、免洗洗手液500瓶、润唇膏500支、护手霜1000个等。
两批物资均由致公党市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卡维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一凡助力捐赠。据悉,在郭一凡的推动下,公司成立了“关爱慈善基金会”,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10余次,金额达500多万。
支援高明区镇街社区值守点抗疫防疫工作
2月25日,致公党市委会向高明区更合镇新圩社区捐赠一批免洗消毒液、板蓝根颗粒冲剂和牛奶、饼干等物资支援街道社区防疫工作。陈小霞、何新荣等进行了物资捐赠,并看望在更合镇进行一线防疫工作的致公党高明支部副主委李展健以及党员程健彬。镇民政局局长陈继良,新圩社区居委会书记严海峰,致公党支部党员代表也参加了物资捐赠活动。
市委会一行还到天湖村值守点慰问防疫一线人员,详细了解设卡检查、防疫物资储备和值守村民个人防护等情况。
【基层动态】
暨南大学基层委为老党员们分送医用口罩
2月27日,经过一周多的多方联系与沟通,暨南大学基层委为有需要的老党员们购买了医用口罩500只,并由各总支负责将口罩以上门分送或快递方式及时送到老党员手中。
致公党暨南大学基层委是一个党员人数多,年龄结构偏大的基层组织。党员中60岁以上的共84名,占50%。考虑到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是此次新冠肺炎的易感高危人群,而在疫情下医疗防护物资紧缺,难以购买医用口罩,基层委主委彭雪梅组织5个总支统计60岁以上高龄党员的日常起居与防护情况,并想方设法寻找口罩资源。
老党员们在收到基层委的问候电话和口罩时,都很感动,感谢基层委时时都记挂着老同事,在特殊时期还想方设法为老同志解决困难。
(供稿:致公党暨南大学基层委 李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支部积极投身抗击疫情战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支部在主委欧阳护华、副主委杨桦和简小庆的带领下,积极应对疫情。
支部积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在微信群里及时提醒党员注意防护安全,并讨论抗击疫情活动,及时回应党员关切的问题。欧阳护华提交了多篇相关政策咨询建议,杨桦和谈萧也向省委会提交了《停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阻隔交通、劝返人员的措施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广外的留学生人数众多,做好留学生的防疫工作不仅关乎这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关乎国际形象。欧阳护华对其指导的5位留学生一直贴心照顾,了解他们的行踪和活动,并向留学生及时更新各种防疫知识和防疫局势,帮助留学生解除无助感和茫然感。
支部有很多年龄偏大的老党员,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病,有部分是空巢独居老人,子女在外地、香港甚至国外,子女暂时无法回来照顾父母。支部给大家发放了购买防疫物资的抗疫补贴,帮助党员渡过难关,增强抗疫信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党员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内外积极寻找和购买口罩,在2月8号夜晚购买到一批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并立即送到广外北校区,与简小庆和其他骨干党员一起发给独居在家的老党员们。切实解决了支部党员们的燃眉之急,缓解了这些独居在家老党员同志们的焦虑心情。
此外,部分党员不留姓名地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各种急需医用物资,积极向疫区捐款捐物,展现了支部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
(供稿:广外支部 孟丁、孙章季)
珠海香洲支部向梅华街道办捐赠防疫物资
2月25日上午,致公党香洲支部把酒精、消毒水、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护目镜等以党员捐款购买的29件防疫物资,捐给区梅华街道办防控指挥办公室,助力社区基层防疫和复工复产。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才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柳青,梅华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庆平、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怀平,致公党支部主委刘跃玲等参加捐赠仪式。
(供稿:珠海市委会)
广州番禺致公在行动
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番禺区基层委的党员们一直密切关注疫情进展,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支援防控工作。
2月19日,基层委在微信群中发出为抗疫捐款的倡议,得到党员们的积极响应。三支部的谢英坤、肖瑞珍等退休老党员们不熟悉手机操作,还纷纷请家人或其他党员协助捐款。此次共有75名党员和发展对象捐资捐物,筹得善款25400元,另有党员捐赠价值5460元的医疗物资,合计30860元。
2月21日,基层委利用该笔善款,联合市桥个私协会向区市桥街街道办事处和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捐赠了医疗防护物资。共捐赠体温枪20台、84消毒液(20KG)20桶、75%乙醇消毒液(500ML)60瓶、75%乙醇消毒液(5L)40桶、免洗消毒凝胶114瓶、手套2000双、消毒粉60包、口罩9000个、医疗环保型一类高效消毒液10套。
基层委副主委陈敏玲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作为一名致公党员,不仅要在参政履职上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还要发挥侨海优势,汇聚多方力量筹集医疗物资,支援抗疫一线。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韩学民和市桥街街道办事处调研员孔针均非常感谢致公党在特殊时期送来如此宝贵的医疗防护物资,为他们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供稿:番禺区基层委员会 王凯伦)
【致公风采】
佛山党员陈长东:在佛山西站的难忘春运记“疫”
“2020年春运,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春运,必将成为每个人难忘的记‘疫’!”致公党党员、佛山西站管理局副局长陈长东说。佛山西站的第三个春运,正接受着一次大考。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他与同事们同心协力,24小时值班,筑好佛山疫情防疫之门,筑牢“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铜墙铁壁。
每个岗位几乎都是24小时连轴转
佛山西站,在佛山的春运中举足轻重,全市的一半运力从这里出发或者抵达。本来春运压力就大,加上疫情,压力不言而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佛山西站上下同心,克服了重重困难。
春运期间,佛山西站的每个岗位几乎都是24小时连轴转,对工作人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陈长东说,经过两年春运经验积累,这些都能迎刃而解,逐一得到破解。从旅客到站、上车,到旅客到站、离站,过程中除了车站本身要协调之外,还需要地方的公交运力、治安甚至救护车、医院等资源调度。在市区两级政府的统筹下,各单位协同联手,让整个春运有序进行。
今年首次采取联防联控工作
1月22日,佛山西站按照市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要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随后立刻进行相关器材安装。
“开始防疫时,遇到非常大困难,一是缺乏体温枪等防疫器材,二是很多旅客也不戴口罩。”陈长东坦言,开始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时,很多旅客不理解,甚至有一些有点小情绪。随着全国防疫措施的同步举行,旅客逐渐理解,佛山西站的各方面措施也及时到位,初期艰难的局面很快得到缓解。
让每个旅客从这里安全出发或者归来
陈长东表示,作为一名致公党员,能参与到佛山西站这样交通枢纽防疫工作中来,感到特别荣幸,肩上的压力和责任同样大。致力为公的初心与工作有机融合起来,真正把责任转化成一项项便于旅客出行或归来的措施,这更是使命。
如今,防疫工作还在进行,他与同事们继续坚守在佛山西站,用温馨到位的措施筑牢安全大门,让每个旅客从这里安全出发或者归来。
(作者:佛山市委会 王晓琦)
佛山党员姚晓琳:用“心理人”的方式坚守岗位
一场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为有效减轻疫情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致公党禅城总支委员、禅城区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姚晓琳,引领中小学心理教师发挥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工作,用“心理人”的方式坚守岗位。
开心理处方,用“心”导航
疫情发生后,姚晓琳心理名师工作室及时收集整理国家相关文件,通过公众号推文向各中小学宣传国家对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原则与重点工作,推荐"疫情防护"相关知识。
设心理援助,为“心”解惑
除夕的烟花爆竹声还在耳边回荡,姚晓琳就主动请缨加入了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队,帮助人们处理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矫正不良应对方式,更好地渡过心理危机。
同时,她积极带领工作室成员参与区教育局组建的禅城线上心理援助服务,为因疫情防控、线上学习等产生心理困扰的师生、家长免费提供线上一对一心理援助服务。为了保证相关工作正常开展,她坚持每天组织援助团队开展心理督导培训。
为了解学生对疫情的认识和身心状况,姚晓琳和工作室成员编制了心理调查问卷,在区14所中学开展疫情心理状况调查,为科学有序开展心育工作提供依据。
建心理课堂,抓“心”契机
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姚晓琳和工作室成员结合心理学科特点,制作丰富多彩的心理网课,为“宅”家的学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姚晓琳建议心理老师要用一种相对客观的心理学视角,去看待疫情期间发生的事件和现象,去分析行为背后的成因,设计课程。“能够教会学生怎么去看待社会,怎么看待谣言,怎么看待信息的反转,怎么看待各个职业不同的价值等等。也许这些话题无限的拓展,才是一个教育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应该去做的事情。”
姚晓琳表示将继续引领禅城心育队伍科学规范、专业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线上线下心理支持工作,积极预防、减缓疫情对师生的负面心理影响。
同时,她也提醒大家:“疫情之下,要关心的不仅是身体健康,社会各类人群的心理波动也不容忽视。面临疫情,我们应保持信心,但如果遇到无法自我调适时,也应主动向专业机构寻求心理援助。”
(供稿:佛山市委会 姚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