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致敬致公百年

【致敬致公百年】演讲作品展播第6期|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的故事


编者按

       5月23日,省委会举行“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共同迎接中国致公党百年华诞。

      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履职感悟和体会,以鲜活的实例、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回望中国致公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致力为公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凝聚侨海报国建新功的奋进力量。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本期展播广东省委会办公室佘丹林《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的故事》,该演讲作品获评本次演讲比赛二等奖。


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的故事

广东省委会办公室  佘丹林

演讲作品:

      走在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这条充满老西关人文气息的街道上,一抹明亮的黄色闯入眼中,这栋五层小洋楼就是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1949年年底致公党中央党部从香港迁到广州在广州办公地点历经多次变更,从爱群大厦白宫酒店再到光孝路最后迁到这里一直到1953年7月才迁往首都北京。在广州的三年时间,不过是百年中短暂的一瞬,但在这里,中国致公党分别召开了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栋小洋楼作为华南总支部广东省委会广州市委会的办公场所,后来又作为省委会机关宿舍,直到2017年,省委会历时四年进行修缮和布展,建成了“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陈列馆”。随后陈列馆被致公党中央列为全党第一个“党员学习教育基地”,先后接待了近千批次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和学习团队,但随着科技发展,以平面图文为主的展陈形式显得有些单调,多年的自然损耗也给陈列馆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为了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效果,迎接致公党成立100周年,省委会着手开展陈列馆的整体修缮和展陈提升工作,我们希望利用新时代更多元化的载体,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资金问题2019年经申请,省财厅批复同意每年安排20万元经费,但这笔经费只够聘请一名保安,以及日常保洁、水电、消耗品开支,我们也自筹了60万元,但还是远远不够。后来经过省委会领导多方协调争取总共申请到了300万的资金支持,我们才算有了底气。

      再者,因为陈列馆是典型的广州西关竹筒屋建筑形制,门面窄小,纵深狭长,就像竹筒一样,而且按文保规定不能做破坏性的整修,所以如何在特殊的空间结构里用有限的预算做到灵活、丰富的内容呈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展览内容、手头上有的各种资料,甚至是致公党中央所存的资料都要非常熟悉,才能做好设计方案的评估、修改和落地,才能解决碰到的各种困难,比如因为空间狭小,展柜只能定制完成再用吊机运输进来,无法随意跨层移动,那怎样才能保证没有差错呢?最后我们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把各层平面打印出来,在上面画上展柜位置大小。

      自2022年工程启动以来,省委会领导多次前往现场关心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很多布展方面的想法,像是创作一幅油画来弥补当时三大没有合照的缺憾;在修缮期间同事们互相协调配合,加班加点盯细节,尽心尽力赶进度,甚至直接自己上手搬搬扛扛在白天黑夜的轮转中,最初的设想慢慢地变成了现实:在装修方面,我们对文保建筑进行外部保养和内部修缮,既保留历史特色,消除安全隐患,又把每个空间角落最大程度利用起来;在布展方面,我们全面梳理历史大纲,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和形式,其中文字增加1.7万字,图片增加199张,新增复制展品多媒体设备让陈列馆“可看可学可互动”。终于,陈列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我们一起迎接致公党的百年诞辰。

      过去的一百年,是致公党“诞生于海外,发展于国内”的历史见证,是民主党派自觉加入统一战线,走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与多党合作事业道路的生动缩影。“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