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致敬致公百年

【致敬致公百年】演讲作品展播第10期|致力为公跟党走,光影为桥报国情


编者按

      5月23日,省委会举行“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共同迎接中国致公党百年华诞。

      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履职感悟和体会,以鲜活的实例、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回望中国致公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致力为公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凝聚侨海报国建新功的奋进力量。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本期展播广东财经大学支部党员贾毅《致力为公跟党走,光影为桥报国情》,该演讲作品获评本次演讲比赛三等奖。

致力为公跟党走,光影为桥报国情

广东财经大学支部  贾毅


演讲作品: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和喜悦的心情,对每一个人说“中国致公党100岁了”,让我们共同庆祝。

      当我翻开中国致公党百年史册时,眼前浮现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影像史诗:旧金山唐人街泛黄的会议照片里,有先辈们为民族独立点燃的火种;南洋华侨捐赠抗战物资的新闻纪录片中,流淌着赤子之心的热血;新时代参政议政的镜头前,跃动着致公党人的智慧光芒。

      不难发现,这一百年中,中国致公党书写了一部赤子丹心的家国情书。从成立之初立志“为国家富强而力图进取”,到抗日战争时期发动侨胞捐资救国;从响应“五一口号”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致公党人的足迹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不难发现,这一百年中,中国致公党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政治创造。作为这一制度的坚定践行者,致公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致公党人用行动诠释了“参政为民”的担当。

      百年沧桑巨变,百年初心如磐。对于过去100年,我学习历史,领悟精神,展望下一个100年,我将全力以赴,荣耀其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影视专业的大学老师,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我想用三个关键词,表达我的激动心情与时代责任。

第一个关键词是“育人”

      19年前,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享受着跟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也担当着课堂内外育人的责任。我始终铭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本领”的人才。为了紧跟时代前沿,我不断学习强化自我。主持国家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我把湾区建设、文化强国、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深度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听党话、跟党走。同时,积极发挥影视的社会教育功能。我带领师生共同创作的系列影评节目“跟着博士读电影”,在学习强国持续播出,提高大众审美,展示中国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镜头”

      我常对学生说:“镜头是有重量的,因为它可以承载国家历史,记录国家发展、传播国家音符。”我始终坚持用镜头录中国、传播中国。上周,我带领师生创作的“百千万工程”纪录片《龙门绘世》,在广东电视台播出;上个月,我主创的微短剧《时空交换站》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微短剧大赛”优秀奖,这部剧以广东三水“红头巾”为题材,书写着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友好历史,鼓励年轻人努力追逐梦想。我想我要用作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把作品变为链接海内外的桥梁。

“桥梁”也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三个关键词。

      中国致公党有着海外基因,联系海外,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今天,致公党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我在本职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推动粤港澳融合。我策划发起的“湾区青年影视训练营”,由粤港澳三地大学生集体走进大湾区的一座座城市,讲述湾区的一个个故事。训练营把影视拍摄活动变为粤港澳三地青年的融合桥梁,已经举办到第五届,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等诸多权威媒体以及香港、澳门的媒体报道。

      因此,无论是解读影视作品,还是创作影视作品,抑或是传播影视作品,都是建设祖国的“桥梁”,都是做好“侨海文章”的“桥梁”,也都是我今后要积极搭建的“桥梁”。

      最后,我想引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时代,是赋予生命的舞台。”

      让,我们共赴伟大征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