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致敬致公百年

【致敬致公百年】演讲作品展播第18期|万里山海致公心 赤子归来报春晖


编者按:

  5月23日,省委会举行“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共同迎接中国致公党百年华诞。

  21名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履职感悟和体会,以鲜活的实例、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回望中国致公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致力为公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凝聚侨海报国建新功的奋进力量。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本期展播阳江市委会党员苏文杰《万里山海致公心 赤子归来报春晖》,该演讲作品获评本次演讲比赛三等奖。


不计辛勤一砚寒  种花容易树人难

阳江市委会党员  苏文杰


演讲作品:

  在致公党建党百年这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加入致公党的感悟。

  我记得,那是2018年的冬天,我随着朋友来到美国加州唐人街的洪门致公堂,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很简单的参观经历,却不曾想这次经历给我带来了内心的震撼,当时的洪门致公堂里正在举行着一场捐款活动,在捐款活动的人群中,一位银发老华侨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眼神庄重,双手布满皱纹,他拄着拐杖穿越喧哗的人群,缓缓向着前方一个写着“支援祖国乡村教育”的捐款箱走去。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皱巴巴的美元塞进捐款箱,每塞一张,都仿佛在传递着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我们虽然身在海外,但根还是在祖国,孩子们就是祖国的未来,能帮一点是一点!”老华侨抬起头,用不太流利却满含深情的普通话说道。

  那一刻,我的内心像被揪了一下,在这异国他乡,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跨越山海的爱国情怀。从太平洋东岸到西岸,原来致公党人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

  随后在加州的两年时光里,我经历了更多令人动容的场景。当华人店铺惨遭砸抢,是致公党人率先挺身而出,为同胞们维权;当山火凶猛肆虐之时,是华侨们连夜筹款购置救援物资。那时候的我不懂,难道他们做这些事情是有什么回报的吗?直到和他们深入交流后才发现,原来拥有那份“祖国需要我就在”的纯粹之心,是不需要回报的。正是因为在国外的这些见闻和经历,回国后,我毅然加入了致公党。我有一种感觉,这是我将那份感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最好方式。

  加入致公党后,初次走访一个贫困家庭,在昏暗的房屋里,只有满墙的霉斑,一张陈旧的木桌和几张破烂的凳子。很明显,这是一个连正常生活水平都难以维持的家庭,当时一个孩子坐在角落里,他的眼神复杂,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又隐隐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他眼神接触的瞬间我心里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孩子可怜啊,他爸爸因一场车祸常年卧床,妈妈只能出去打零工,连医药费都赚不够。”村干部在一旁摇头无奈地说道。

  “能帮一点是一点!”我几乎脱口而出,那一刻我想起了加州致公堂捐款活动那位老华侨。那天之后,我和其他致公党员一起,会带着精心准备的生活物资去探望他们,虽然我知道这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家的生活状况,但“能帮一点是一点”这句话却促使我做出这样的行为。

  “能帮一点是一点!”从这句跨越太平洋的话里,我渐渐读懂了背后的致公情怀。

  我们的“公”字,是深深刻在骨子里、流淌于血脉中的家国情怀。

  百年前,华侨们漂洋过海捐飞机大炮,只为在祖国艰难时刻,尽一份热血之力;

  今天,我们坚守初心,扎根乡土,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积极发声、建言献策,变的只是时代课题,不变的仍然是这颗赤子之心!

  我们的“侨”字,是横跨五湖四海、紧密联结各方的坚韧纽带。从美洲洪门致公堂到北京参政议政舞台,从抗日烽火岁月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无论距离多么遥远,致公党始终全力以赴搭建沟通桥梁,让海外游子与祖国母亲紧紧相依。

  直至当下,致公党与全球400多个侨团的紧密联络,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山海挡不住侨海情,风雨磨不灭赤子心。正如老侨领所讲:“华侨的根深植于故土,枝叶却散落天涯,致公党人就是那传递养分的脉络。”

  我们的致公党,就像那面被无数双手抚摸过的五星红旗,虽然绸面泛白,但那抹红色依然鲜艳如初。正如我们“致力为公 侨海报国”的初心,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穿透时光,滚烫跳跃!

  如今,有幸站在致公党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让我们手挽着手、心贴着心,在充满希望的祖国大地上,共同书写我们这代致公党人的壮丽篇章!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脚下是万里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