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致敬致公百年

【致敬致公百年】演讲作品展播第20期|半副老花镜,传承报国心


编者按

      5月23日,省委会举行“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共同迎接中国致公党百年华诞。

      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履职感悟和体会,以鲜活的实例、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回望中国致公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致力为公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凝聚侨海报国建新功的奋进力量。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本期展播汕尾市委会党员莫洁《半副老花镜,传承报国心》,该演讲作品获评本次演讲比赛三等奖。

半副老花镜,传承报国心

汕尾市委会党员  莫洁

演讲作品:

      我是来自汕尾市直四支部的莫洁,也是一名基层法院的干警。今天,我要讲述一个关于半幅老花镜的故事,这不仅是我们一家四代人的奋斗历程,更是千千万万侨胞与致公党人“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精神缩影。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我的曾祖父在临终前,把一副陈旧的老花镜,亲手掰成两半,一半给了我的伯父,一半给了我的父亲。

      我的曾祖父莫妈前,出生于广东汕尾一户殷实之家。彭湃同志创立农会时,年轻的曾祖父深受革命精神感召,毅然参与到革命运动中。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曾祖父毫不犹豫地变卖了所有家产,到香港长洲,以侨胞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在异乡,他经历了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八岁的长子因病夭折,他却因任务在身未能见孩子最后一面。骨肉至亲的离去,是多么悲痛欲绝!香港沦陷后,他回到故土,继续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他生活俭朴,临终前,唯一的家当,就是那副戴了一辈子的老花镜!他将老花镜一分为二,留给两个孙辈,颤颤巍巍地叮嘱他们说,阿乖仔,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要报效国家啊!

      曾祖父的信念,化作血脉中的火种,在下一代中继续燃烧着。我的爷爷莫北滔,曾是村里生产队的队长,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他永远冲在前头:比如他带领村民修建水库,别人一担泥土挑一百斤,他一担能挑两三百斤!可是,他也因积劳成疾,在我父亲五岁时,就撒手离去。他留下的遗物,是一本彭德怀元帅签署的《兵役证》。

      我的父亲莫胜卫,幼年失怙,却在饥寒交迫中铭记曾祖父的嘱托,发奋学习,成为我们村新中国以来的第二位大学生!去大学报到的绿皮火车上,他的上衣口袋里装着的,就是曾祖父的那半副老花镜。如今,他在法官岗位上兢兢业业,曾荣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发的“三等功”荣誉称号。我父亲还有副热心肠,他无偿献血二十多次,关心慰问八个贫困儿童家庭。我父亲常说;“我生长于艰苦岁月,是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以回馈社会的方式来感谢党的恩情。”

      作为新时代的致公党人,我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一名法院干警。记得在领取司法部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的那天,父亲郑重地将半副老花镜交给了我。它很轻,轻到可以随身携带;它又很重,重到承载着三代人的奉献精神和奋斗品格,于我而言,它就是一件无价的传家宝!

      中国致公党百年征程,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烽火岁月的“侨海纽带”,致公党中央老一辈领导人陈其尤、黄鼎臣、陈演生、伍觉天、伍禅、钟秀南等汕尾先贤,投身于党派建设、抗战救亡、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中,用一生践行爱国信念。我们始终坚信:跟党走,是致公党人最坚定的选择;为公行,是侨胞儿女最赤诚的誓言!站在中国致公党百年新起点,让我们以致力为公铸魂,以侨海报国立志,书写属于致公党人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