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组织发展

【市县组织巡礼】致公党梅州市委员会


致公党梅州市委员会概况

1957年6月5日,致公党梅县工作委员会在梅城东湖路宣告成立,刘宜应任主委。1958年7月,举行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正式成立致公党梅县委员会,刘宜应当选主委。

1978年,省委会指定林勉为致公党梅县临时工作组组长,负责进行恢复组织活动事宜。1981年1月17日,选举产生梅县第四届委员会,林勉当选主委。同年11月,梅县委员会拆分出县城(梅城镇)所属党员,成立梅州市委员会(县级市),叶金元当选主委。梅县委员会和梅州市委员会并存。1982年11月11日,选举产生梅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叶金元当选主委。1984年1月,梅县委员会和梅州市委会合并为梅县市委员会,林勉当选第一主委,叶金元为主委。

1988年,因地改市建制,成立致公党梅州市委员会。1988年9月15—16日,选举产生梅州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委叶碧云,副主委刘南彪、李连杰。

截至2021年6月,致公党梅州市委会共经历了八届委员会,历任主委为叶碧云、蓝世钊、张练宗,现任主委为张晨。

1988年9月,梅州市委会成立大会留影。

截至2021年6月,致公党梅州市委会下设区县级委员会1个;基层组织14个,其中总支部2个,支部12个。党员总数243人。市委会机关专职干部编制2人,办公地址在梅州市江南梅龙西路市政协大楼一楼。

市委会设6个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医疗卫生委员会、党史和理论研究委员会、文体委员会、农业委员会。

 

中国致公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

工作亮点

在2021年6月20日举行的中国致公党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张晨代表致公党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作了题为《致力为公 锐意进取 不断开创参政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五年来,市委会在自身建设、参政议政、海外联谊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作出了新贡献。自身建设有力有为:一是把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二是努力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首先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三是发挥群体作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四是求真务实,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参政议政有质有量:五年来共提交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12篇,集体提案69宗、个人提案44宗,市人大建议案8宗;张晨同志向省政协提交提案12宗,代表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作省政协大会发言1次;有6宗集体提案被市政协评为 “优秀提案”, 有1宗个人提案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海外联谊有情有义:市委会不断加强致公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彰显侨海特色,承办了“2017国际青年足球友谊赛(广东•梅州)暨第二届广东中外青年体育对话会”等大型活动。社会服务有声有色:一是继续开展福利性扶贫助学助残、义诊和敬老活动;二是开展技术性服务,送农技农资下乡,助力脱贫攻坚;三是拓宽服务渠道。党员成绩可喜可贺:市委会鼓励党员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中力争上游,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

 

中国致公党梅州市第八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

张晨(女)

 

副主任委员

刘蓉蓉(女)、魏明枢、罗向明

中国致公党梅州市第八届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张晨(右三)、刘蓉蓉(左一)、魏明枢(右二)、罗向明(右一)。